成公教育旗下网站-【考考公务员网】(www.kkgwy.com)更简洁易记!

考考公务员网

首页 > 申论 > 申论技巧

申论技巧

申论复习的常见误区

2018-09-25 17:44:48申论技巧460 收藏
  申论复习的常见误区  下面我想批判下网上常见的关于申论复习的种种谬论。  其一、迷信“听课”  总有很多考生相信“上课”的力量。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但凡是学习,“上课”就是天经地义的。理由也很简单,如果“上课”不重要,为什么我们从小学到大学都采取“上课”这种形式呢?  

  申论复习的常见误区

  下面我想批判下网上常见的关于申论复习的种种谬论。

  其一、迷信“听课”

  总有很多考生相信“上课”的力量。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但凡是学习,“上课”就是天经地义的。理由也很简单,如果“上课”不重要,为什么我们从小学到大学都采取“上课”这种形式呢?

  其实,这些考生没有认识到,申论复习和我们在校学习有着根本的区别。在校学习,总体上是以学知识为主,那就需要老师以讲课的形式传授知识、解析原理乃至讲解背景、加深印象;而申论则是一门能力考试,能力考试的性质决定了其复习方式就必然要以学员自己学、练为主——一如游泳,如果不下水扑腾,听再多的游泳理论,看再多的游泳慢动作,终究还是学不会游泳。机构的课程讲的有没有道理?那必然是有道理的。然而,那更多的是一种经验总结,是偏理论性的东西;对于一般考生来说,实属知易行难,知道了也难以运用。你其实更应该投身到申论实践当中,坚持积累,苦练内功,多多做题,多多小结,这些比单纯的“听课”要重要的多,也管用的多!

  其二、热衷“热点”

  我敢打赌,热衷“热点”的考生根本就没有认真研究过申论的考试大纲!或许他们是把申论考试和政治考试混为一谈了吧!

  第一,申论考试从来没有——如果考试大纲不变的话,将来也不会有——直接考过“热点”。申论考试既没有选择题,也没有填空题,你所掌握的“热点”无法直接运用。

  第二,即便是大作文有“结合自己的认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等要求,你依然用不上“热点”。因为申论大作文不是就事论事,而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如果你只是以条目的形式接触到一些“热点”,根本不知道“热点”的背景,不知道热点的内涵、意义,那么你在作文中就不可能用得上来。比如“教育部决定将全国600所高校转型成为职业技能型大学”,你单纯的看到这么一句话有什么用?你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么?你知道这样做会面临哪些困难么?你知道要怎么做才能落实这个决策么?更重要的是,单纯的看到这么一句话,你的大脑能得到锻炼么?那么,即便是申论作文直接考教育改革,你难道就真的把“教育部决定将全国600所高校转型成为职业技能型大学”干巴巴的写上去么?

  其实,不是“热点”没有用,而是你的学习方法不对。我建议大家多看书,多读报,适当听新闻,立体式的接收信息,丰富知识储备,这样你就更容易记得住、用的出、用的好。

  其三、盲目“刷题”

  有这样一些考生,他们可以很疯狂的刷题,一个星期做四套题、五套题,甚至六套题,这样效果会不会很好呢?

  答案是否定的。凡事皆有度,古人云,过犹不及。做题本身是训练不假,但仅仅依靠做题、盲目刷题则是不可取的。其一,申论复习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真题演练外,你还需要进行阅读训练、写作训练等各项基本功训练,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需要有复习节奏上的变化,需要有心理上的调节,而不仅仅只是一个做真题。其二,做真题的过程中你一定会暴露很多问题。那么这些问题就需要你自己去发现,继而整改、解决问题。暴露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按照认识论的说法,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往复你才能真正进步。换言之,做题是重要的,但做题之后的分析、修正乃至复习计划的针对性调整更加重要!否则,暴露了问题却无法发现,不能改正,那就只会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练得越多,错的越多,离考试成功也就越来越远。

  其四、追求“标准答案”

  很多考生有这样的发现,同一道真题,各个机构——某公、某图、某笔给出的答案却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究竟哪一家机构的答案才是标准答案呢?

  我们可能要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可能永远也接触不到申论“标准答案”。你从来没有在哪本申论教材上、申论真题解析上看到过“标准答案”四个字,因为,申论答案属于国家机密,有关部门从不公布,所以你永远看不到!

  因此,与其纠结于哪个答案才标准,不如学会分析他人答案的可取之处为己所用。就具体某题而言,某公为何要这么答,依据是什么,某图又为何要那么答,对应材料的哪几句话,他们的分析提炼有没有道理,排列组合遵循了怎样的逻辑顺序,对自己的借鉴意义是什么……这些才是你真正应该关心的问题!搞清楚这些问题,你才能真正进步,才能在今后的考试中,答出最接近“标准答案”的答案。

  其五、迷信“抄材料”

  很久以前,就接触过这样的观点,“申论是不是就是抄材料?”“申论应该怎么抄材料?”我很惊诧为什么会有这个观点的存在。申论考试大纲能力要求中可从来没有“抄材料”这一项啊!直到前段时间在论坛上看到某“狂人”分享的关于抄材料的“秘笈”,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有出处的啊!只是,敢问这位“狂人”,你这样误导小伙伴真的好么?

  从申论考试大纲出发,我们没有理由“抄材料”,因为无论是阅读理解、综合分析,还是提出解决问题、贯彻执行,或者文字表达,都与“抄材料”无关。

  从题目本身的要求出发,同样不应该“抄材料”。我们以2017年国考大作文为例:

  省级:(1)见解明确、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明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

  地市级:(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明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

  结合题目要求,我们至少能得出三点结论:

  第一,见解明确也好,立意明确也好,你首先得有自己的见解或立意。何谓自己的见解或立意?那就是你基于自己的认识能力,通过阅读、分析给定资料,而得出的你自己的认识,自己的结论。如果你直接抄材料,引用原文,那就是原材料观点的堆砌,对不起,你连自己的见解或立意都没有,又何谈明确呢?

  第二,“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这就等于是明白无误的告诉你不可以抄材料。否则,你不就是拘泥于给定资料了么?

  第三,原材料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往往是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说一些鸡零狗碎的事情。你不用自己的语言去整合,而寄望于巧妙混搭原材料中的语句,反复说道鸡零狗碎的皮毛,没有深层次的分析,没有逻辑上的整合,没有内容上的升华,必然难以达到“思路清晰”的效果,也同样难以做到语言流畅,更不可能有多么深刻。

  因此,万万不可“抄材料”!

  其六、不注重结合资料

  “抄材料”不行。不结合给定资料同样不行!

  大家一定听说过这样的话,那就是,申论就是申而论之。这个申是什么意思?就是对给定资料的引申、延伸!所以从“申论”这个名词本身来说,你的答案——无论是小题也好,还是作文也好,就不能够脱离给定资料。

  小题要结合材料,这个分歧很少。我们重点说说大作文为什么一定要结合给定材料。

  1.紧密结合给定资料是题目本身的要求。如上所述,“参考‘给定资料’”是任何一篇申论作文都会明确提出的要求。

  2.紧密结合给定资料才能把握好文章主题。如“学习水的智慧和情操”这个题目,单看题目,我们可能就天马行空,写什么都行;但只有结合材料,我们才知道要紧密结合城市建设这块来写,也只有写这个内容,我们才能符合考试的要求。

  3.紧密结合给定资料才能保证内容充实。要想写出一篇好的文章,你必须有可靠的论点,严密的论证,让人信服的论据,切实可行的对策,等等。在考场上,有限的时间、紧张的氛围,你不可能只依赖自己的知识储备就想出这么多东西来,那么怎么办?答案就是向材料要素材,从材料中挖掘素材。

  所以,“抄材料”固然是不行的,不结合给定资料则同样是不行的。

  其七、迷信“模板”

  不知从何年何月开始,有了申论作文万能“模板”这么一个概念。由此还衍生了很多变种,如“22句话写作文”“申论**体”等等。

  迷信“模板”的考生真的是丧失了最起码的判断!我们写了这么多年作文,都知道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有什么样的题目,就会有什么样的作文——在申论的考试中,还应该加上结合材料这么一条。那些模板不问材料是什么内容,不问题目有怎样特殊的要求,就让你固定的那样写,这不就好比医生不去对你的病情望闻问切,就随便给你开出一味药方那样可笑么?而你如果真的就敢把这药给吃了,还相信你的病就会因此而好转,那不更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换一个角度,假设真的存在这样的模板,那么这些年下来各大机构应该早就掌握了这套模板,早就把这套模板传给了自己的千千万万的学员。那么现今考生的分数应该普遍很高吧!可事实并非如此!至少对国考来说,70分是一个很高的分数。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嘛?

  “无招胜有招”才是武学的真谛。相信我,申论成功,从远离“模板”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