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公教育旗下网站-【考考公务员网】(www.kkgwy.com)更简洁易记!

考考公务员网

首页 > 经验常识 > 考试经验

考试经验

我的行测高分经验

2015-05-26 14:12:29考试经验418 收藏
[!--smalltext--]

行测一定要掐着时间做,并且涂卡。(国考时候很多同志涂卡来不及,这个是大忌)时间一到一定要停笔!!!算算自己拿了几分、我一般是用手机的秒表~~iphone可以计次嘛,可以看看每部分用多少时间。等整套题目做完的时候再分析时间和正确率。

1.【言语理解】不用再特别花时间了,每天用半个小时练一套题目就可以,多注意卡时间做,提高阅读速度。
2.【常识部分不需要复习(考公共基础的要读),常识涉及的面太广,天文地理历史政治什么都考,读1000题最多就考1题,所以没必要浪费时间精力。
3.【数量关系】!我知道大家最头疼的。没有关系,千万不要说我数量关系完全放空白,联考的数量比国考简单得多。知识点就那么几个,掌握常考点的解题方法还是能对个5 6 题甚至一半的。人品好的时候再蒙对几题其实和大神就差不多了有没有!
4.【逻辑判断】。类比和定义没什么技巧。类比靠感觉,那几个分类记清楚,好像七八个吧我记得。定义靠细心,做题时候养成圈关键词的时候,圈久了你看到题目就知道考点在哪里了。图形推理。这个阶段不要再大量刷题了,要归类总结!!就是做完题目以后,你要把考点写出来,比如13年 12年联考,10道题,考了哪些知识点,对称轴、直线曲线、闭合图形等等,这么来对比,找出考察的共性。以后做题多往这么方面来想。逻辑题,我给大家推荐的那个MBA逻辑分册里面题目很多,也讲的很详细。
5【.资料分析】。这部分千万不要跟我说你不想做。这部分是送分题!没有难度可言,只要你沉下心来算,一定做得出来。那些资料分析需要做40分钟甚至更久的人注意了,最后阶段,学会选择性放弃。会有一两题就算特别复杂的,你们就跳过,为了一道题浪费5分钟绝对不值得!对于其它题目,我推荐“直除法”和“估算法”,加减的东西善用尾数法,这个要条件反射。对于增长率啊什么什么的,先看选项,差很多的就取两位来除,很接近的就取三位,最近练习的时候多分析,养成习惯。直除法只要练一两周,速度绝对有提高。这个不用担心~~信我啦。



对于准备时间还有一个月甚至更多人怎么复习呢~~

about 数量关系
(马上要参加联考而且基础不大好的同志啊,我建议还是要有所取舍,数量这块你就做真题,看看往年有哪几个必考考点,找出模块对应的知识点起来看,重点掌握几题就好,其它的看运气吧!千万不要因小失大,数量很浪费时间的,时间紧迫的同学还是好好掌握判断啊资料这种容易提高的专项,数量别花太多时间)

针对有长期打算的,有三个月左右的同志。提供我自己的一些学习方法让大家参考参考。

《7招搞定数量关系》,我很怕误导别人,所以在此特别声明一下。这本书适合数量关系有一定基础的人,基础越扎实这本书效果越好。零基础的人几乎没用的。这本书基本上都是一些技巧,你必须在充分领会题目的原理之后,你才能真正掌握技巧。还是那句话,根基要没有打牢的话技巧都是白搭,人家给你换个类型,换个问法你就懵了。说来惭愧,我小学时候学过奥数,还得过奖,数学基础比较好,而且我本身是理科生。(这种东西都是平衡的,大家不要灰心,因为我言语和常识不好,文理各有优势的)
给大家做个小测试呗。1.班级有30个人,最少有几个人同个月份出生?你能马上反应出这是抽屉问题吗?你知道为什么这类题目叫抽屉问题吗?2.排列组合中的排列和组合有什么区别?比如一个班级里面有50个人,挑5个人去做一件事,几种情况?换一个问法,一个班级50个人,挑5个人分别去做5件事,有几种情况?这两题你知道区别吗。前面一题是不用考虑顺序的,后面一题要考虑顺序的,解法自然不同。3.一项工程甲7天完成乙5天完成,一起做需要多少天?怎么列式?4.逆水行舟问题,水速船速关系?我举的这些都是数量关系里面最最基本的东西。如果你每道题都能在10秒钟以内反应出解答思路,那你基础就还不错啦。如果你要想个一两分钟,那就基础比较一般啦。如果你这几题完全茫然,那很抱歉,你得从基础一步一步学起了。

下面我分几个阶段来说数量该怎么打基础,怎么提高。

《扎实基础阶段》:华图的模块宝典还不错的,各个知识点都有涉及。但是我觉得里面的题目有的还是难了些,不大适合零基础或者基础很差的同志。零基础的同志建议自己去书店找一些小学奥数的教材,自己翻一翻,找点题目简单的书先入门一下,要先把最基础的一些原理和公式掌握了做模块才有用。或者你可以结合来做,一边做小学奥数课本一边做行测,每个类型对应的来做。重点做以下几个类型,容斥问题(文氏图必须掌握!!!百试不爽);排列组合和概率问题(这两个原理是差不多的。里面还有再细分,每个类型自己要多对比分析,这块属于难点,但也是考场上必考题);抽屉问题(这个很简单,原理就只有一个);工程问题(这个东西要掌握原理,无非就是总量,效率,时间三者的关系。总量和效率经常不会告诉你,自己假设,什么数字好算你假设什么数字。建议这部分的每道题你都多假设几个数字,对比一下慢慢你就有经验,看到总量多少你就知道效率要假设多少好算了,这个东西在《7招。。》里面也有详细介绍。所以我说你要掌握原理!你如果对效率总量时间的关系都不明确的话,技巧你也掌握不好的,毕竟题目千变万化);行程问题(同上,掌握时间速度路程三者关系,这是最核心的。初学者可以用X列方程,便于理解。至于追及问题相遇问题,一定要多画图,掌握本质,什么叫本质?不是要弄懂而已要弄透!!)鸡兔同笼及盈亏问题(这类问题就是列方程,很快的。然后《7招》里面会教你怎么解方程最便捷,有技巧)所以我说基础要打好嘛。你不会列式教你解方程的技巧也没用呀对吧!
这几个类型是最常考的。先掌握好、有能力的同学继续溶液问题、牛吃草问题。。。

《提高能力阶段》:基础打好了之后,就要注意方法了。很多人会遇到瓶颈,说做了很多题怎么不见提高。那么我觉得这时候,思考就非常重要。我有一个习惯,就是我做数学的时候,每一题都要弄懂我才放过。不是说做对了就不管他了。只要我觉得稍稍有一点不大理解,我就会继续研究,因为一知半解的状态很有可能你这回侥幸做对了,下次换个方法你就错了呢。怎么个思考法啊。。。我觉得很难表达。。。比如行程问题我会一直画图一直想象,弄清楚前因后果,走路的过程,明白每个式子表达什么,每个量代表什么。反正大家一定有过那种题目好像做对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做对了的感觉吧。这个就是一知半解!!一定要去思考!!这样才可以做到举一反三,千万不要贪图做题多。我做华图模块的时候。有时候一个晚上只做两三页这样。就是我有很多时间都用来分析题目了~我数学一直有这个习惯。然后你就可以这个阶段就可以研究一下《7招搞定数量关系》。这本书的技巧非常实用、熟练了以后考场上真的可以帮助你秒杀。比如尾数法、十字交叉法、假设法等等。有了基础你再来做这本书,一定受益匪浅。

《最后冲刺阶段》:这个阶段就是训练你的熟练程度了。可以买华图的1000题来做做、这本书有真题部分和模拟题,模拟题别做!!和国考题目差太多了,完全没有可比性,难到不行!!!有的题目10分钟都想不出来。这样的题目没什么意义我觉得。真题很不错,你每天刷一份真题,大概有10份,掐表做。然后分析错误原因,归纳简单的办法。这个阶段主要让你把技巧的东西用熟,化为自己的能力,考场上才能运用自如。我记得这本书后面的答案提供的思路都是快速算法,还不错,可以参考参考。

说说大家最近问的【逻辑判断】:
这个是我在我学习那个班写的心得,大家看看~很长,慢慢看喔。绝对有帮助。

1.图形推理:推荐《10秒拿下图形推理》,这个是专门针对图形推理的强化训练,利用吃完饭啊,睡前啊一些边边角角的时间来做这个题目,书很小本,很快就做完了。但是不是做完就完了,记得要分析!!!我会在每题旁边都写出它考查的知识点,
比如,对称轴12345,相切,相同图形个数…….一段时间以后你就会发现其实图形推理就那么几个考点,熟悉了以后你看到图就能大概反应它会考什么知识点。比如看到汉字,就条件反射,考笔画数、封闭图形数、曲线直线,常考的基本上就这三个,最多还有一个,部分数。比如看到圆和直线的结合体,考点经常是切点个数,或者交点个数。比如看到正方形呀圆形呀里面有好几个形状各异,颜色各异的小图案,那肯定要分开来算呀。外边图形数看看几条边,里面有几种图案……
对了,关于空间折叠的东西,就折纸盒的问题。因为很抽象,推荐看蔡金龙的视频,“描点法”,网盘的名师模块。来一题秒一题,看书太抽象了。
总之,要学会分析!!横向纵向分析。相似的图形拿出来对比看看有几种考法,相似的考点拿出来看看会出哪几种图形。一周左右你就可以秒杀啦!!后期的话就是把答案遮起来,自己锻炼反应速度。
2.逻辑推理:推荐MBA的考试教材《逻辑分册》。之前我一直在烦恼这块内容怎么办,因为华图中公的教材都只有一些解题方法而没有知识点的讲解。我总是觉得根基不牢固掌握再多技巧都没有用。我就各种百度各种论坛,发现有人推荐这本书,我只做了观点支持和削弱这个部分(因为发现这本书的时候已经11月了),做了有两百题。这本书的讲解很细致,因为关于支持和削弱型的逻辑推理也是有固定几个考点的,什么他因削弱,这个非常经典,考试中经常出现。还有因果倒置啊等等。某图某公教材都是没有滴,或者讲得很粗略。MBA的教材知识点讲解得特别好~我是很喜欢啦。也有人说这部分就只有10题,会不会得不偿失,花这么多时间就为了几分。我是这么认为的,这部分做好不仅仅为了这部分的分数,更是为了节省时间给数量。今年国考支持削弱类题目很多,一大半,每题我都没超过30秒,而且这部分是全对的。再者说,国考的题目也是从MBA考题里面变换来的,说不定能碰到真题呢。哈哈~
3.定义判断。类比。这些就做那本教材啦、这两个部分没什么好说的,定义判断就是细心,不难的。类比啊。直觉!!分析太多反而容易错。做完的话就继续做100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