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公教育旗下网站-【考考公务员网】(www.kkgwy.com)更简洁易记!

考考公务员网

首页 > vip资料 > 教育基础知识

教育基础知识

教育基础知识真题演练第381期

2019-04-14 20:12:36教育基础知识354 收藏
[!--smalltext--]
1. “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这便是教育的目的”。这句话反映的教育理论是(     )。
A、个人本位论
B、神学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社会本位论
【答案】D
【解析】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的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的发展贡献的指标。故题干描述的是社会本位论的观点。
2. 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属于(     )阶段教育的特征。
A、原始社会的教育
B、古代社会的教育
C、现代社会的教育
D、未来社会的教育
【答案】B
【解析】B选项古代社会的教育指的是奴隶社会的教育和封建社会的教育,这一时期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A选项原始社会的教育与社会生活以及生产劳动紧密相连。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指导下,现代及未来教育也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故选B。
3. 关注知识与权力意识形态关系的教育学流派是(     )。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批判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文化教育学
【答案】B
【解析】批判教育学喜欢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从阶级分析的离场研究教育,关注意识形态。
4. 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这体现了心理发展的(     )。
A、定向性
B、不平衡性
C、结构性
D、差异性
【答案】A
【解析】尽管人的心理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这是由心理发展的定向性和顺序性决定的。
5. 学校可以正确教师的(     )进行处分或者解聘。
A、组织交班费
B、组织学生开展校外活动,一学生路上撞车,经抢救无效死亡
C、强制搜学生的身,想知道是不是偷了东西
D、与同事不和
【答案】C
【解析】强制搜身严重的侵犯学生的人格尊严权,正确学生以后地方影响非常恶劣,因此学校应当正确教师进行处分。
6. 小学生在掌握概念时一般先达到(     )。
A、符号学习水平
B、感知学习水平
C、表象学习水平
D、概念学习水平
【答案】A
【解析】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中小学生在掌握概念时,其学习往往是分步的,一般是先达到符号学习水平,再提高至概念学习水平。故选A。
7.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     )的办学条件。
A、城市学校
B、薄弱学校
C、农村学校
D、偏远贫困地区的学校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六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国家组织和鼓励经济发达地区支援经济欠发达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8. 教育法律救济的根本目的是(     )。
A、避免伤害
B、避免纠纷
C、获得赔偿
D、补救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答案】D
【解析】教育法律救济的目的在于补救相正确人受损害的合法权益,为其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保护。
9. 智育的根本任务是(     )。
A、发展学生智力
B、培养学生自主性
C、提升学生竞争意识
D、完善学生人格
【答案】B
【解析】1904年颁布的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是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或实行新学制的开端。
10.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关键性指标是(     )。
A、教师队伍
B、学校管理
C、办学条件
D、学生发展
【答案】D
【解析】学生发展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关键指标,不仅是升学与就业指导以及因材施教的基础,还能帮助学生正确估计自己,并了解自己的特长。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