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公教育旗下网站-【考考公务员网】(www.kkgwy.com)更简洁易记!

考考公务员网

首页 > 行测 > 言语理解

言语理解

[言语] “总分结构论”

2016-06-03 22:23:37言语理解1026 收藏
[!--smalltext--]

         总纲
       言语(单指阅读理解题)有三个维度:一是形式维度、二是逻辑维度、三是基础维度。而分别在这三个维度上呈现和建立起来的三大基点则是:结构、论证、和语法。三者相辅相成,互为渗透。其中又以结构为中心,从论证法、语法、总分关系论三个技巧层面来判定。

                                                                                     理论部分(猴儿版)

一、结构
        言语的结构就是言语的样子。字有字的结构,笔画结构、音节结构,以笔画、音素为基本组成单位;词有词的结构,偏正、主谓、联合、动宾、补充,以字为基本组成单位;句有句的结构,又有单句和复句之分;段有段的结构,就是总和分,以单句、复句为基本组成单位。

        我们平时所说的“承接结构”、“递进结构”、“转折结构”、“因果结构”是属于复句的结构,而不是段的结构,段的结构功能是划分层意,以单句和复句为基本组成单位,只有总分能合理表现其面貌。

        结构以“总”、“分”二元制相构划,不断发育完善,到目前为止,可基本归纳为7种结构形式:

注:
“总”即主旨所在(注意,主旨不等同于主旨句);
“分”与总相关,组成完整论证结构的其他部分。

前3种为常规型 
1、总—分—分
2、分—总—分
3、分—分—总

此2种为“藏头断尾”型    
注:即隐含主旨题的两种形式。又“总”被隐含,未出现于题干之中,故以括号圈记。
4、(总)—分—分
5、 分—分—(总)

后2种为“标题党”式    
注:此处的“(总)”与上不同,代表标题而非主旨句。其中第6种属隐含主旨题的少见形式,以虚线和分相衔接,区分于上述第4种。

6、(总)...分—分
7、(总)...分—总
注:另有“总—分—总”和“分—(总)—分”

这两种形式出现极少,前者只注意过一次,后者往往出现于“下列选项最适合填入文中划线部分的是”。出现少的原因是过于简单,几近丧失考察目的。本贴不予阐述。

二、论证
论证之法五花八门,仅以常见若干种论证标于此处,其原理特点、具体运用请详见于例题。
1、例证法(举例、类比、假设);
2、演绎法(递推、时推、三段论);
3、归纳论证(归纳、转换、压缩);
4、因果论证(指证、究因、说明);
5、对比论证
6、演绎论证的特殊(省略)形式

注:
(1)、归纳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它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归纳出事物所共有的特征,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几乎所有的隐含主旨题都属归纳论证。

(2)、演绎论证就是论据与论题之间有必然关系的论证。论据往往是一般的道理,论题往往是特殊的场合。演绎论证与归纳论证正好相反相应。三段论的经典语句:“凡金属都可以导电,铁是金属,所以铁能导电”。除三段论外,另有递推法和时推法,笔者认为可归于此列。演绎论证中较难的是它的特殊形式,也就是两种省略情况——省略小前提或结论。而省略小前提的形式经常会被误认为举例论证,此类现象数不胜数(如例17)。

(3)、一道题不是只能存在一种论证法。所以从论证方法的出现数量上来讲,题干又分为单一型和混合型。


(4)、各种论证法没有严格的难易之分,全赖于作者对语言的驾驭、叙述技巧,比如例7、例8,几乎没有人能判断正确运用了那种论证法。

三、语法
就是基本的语法常识。在此罗列难度甚大,部分见于下段《总分关系的确定》,另有以违犯语法的事例解剖于例题部分。
注:如果要问语法当中最重要的方面是什么?答:绝对是关键词的“溯及力”问题。


四、总分关系论
a、“分”与“总”的关系:被统领与统领、论证与被论证、指引与被指引;
注:换种说法——“总”统领“分”,“分”论证和指引“总”;“总”只允许有一个,重复出现的除外;“分”常有多个,至少一个。

b、“分”与“分”的关系:从三个角度讲是平行、互斥、等价。
其中“等价关系”是指分与分都属于论段的边缘界面,都不触及核心地带,都不是重心所在,在结构价值上是等价或者说没有高低之分的。这是必须理解的一条关系。

c、总分关系的确定:
         一是根据关键词来推断关系,不完全总结,你需要弄懂和注意的词汇有:
“动词”(存现、判断、能愿、心理、使令)、“代词”(疑问、指示)、“副词”(程度、时间、范围、情态、语气、重复)、“介词”、“连词”、“助词”、“兼语短语”、和一切“衔接词”、“关联词”、“转折词”。。。
         二是根据复句的种类来推断关系,不完全总结,你需要弄懂和注意的复句有:
“并列复句”、“承接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假设复句”、“因果复句”、“条件复句”、“解说复句”、“目的复句”。。。
         每一个关键词并非只表达固定一种含义,根据不同的语境和情态,有不同含义甚至多重含义,需要具体看待。至于如何判断,非到例题里个别举例不可。

d、选项与总分关系论:
          一道题的选项部分不应只当做是答案的备选区域,而应看作是题干的一部分。在思考中,我们会把四个选项一一去和题干相联系,得出的四个独立的关系链后,再做相互的比较。然而我们始终忽略的地方是,四个选项相互之间是否存在关系?如果你研究有素,就会发现主旨(总)当然是四个选项中的一个,而其他三个选项中至少含有一个论据部分(分),我们遵循的原则是分推出总。即使不看题干,在排除a、b后,可以确定选项c可以推出选项d,那么十有八九d就是答案。
注:
        总分关系论附属于“总分结构论”,是“总分结构论”的衍生产物,是用来解析题目的独特手段。以a和b两大关系的观点为规律,以c总分关系的确定为手段,来区分、判定、检验每句话是“总”还是“分”。
        在中公或华图(别的我也不知道)一类的培训机构中,将原理相同的方法称之为“选项关系法”,所谓“三推一、二推一、一推一”等等,虽然便于理解和应用,但没有站在应有的高度上去指导,明明是门艺术却变得像杂耍,这是教育庸俗化得结果。




                                                                                  实战部分(例题若干道)
                                                                                                  前言
       题目排列的原则应当由易入难,但实际上题目难度并非按照7种结构形式的顺序依次增加。而题目难度系数的决定因素是作者和出题人共同造就的“加密法”。这要从言语的发展历程谈起:
                                                                                               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原始阶段,大致从公考开始到07年。以3种常规型为主体,分概括题和意图题两大类,论证法的考察较为单一浅显,含有特殊语法的文字材料尚未出现,这一阶段时间较长,发展较慢,原因是公考队伍规模不大,公考也尚不是炙手可热的进阶途径。

        进入第二阶段(08年后),应公考市场现实需求,出题原则更见规范,首先是概括题和意图题两大类的合并,以意图题为统治题型,“慨括沦为意图的概括,不含意图的概括不是慨括”。就是说一道题不会因为两种不同的问法而出现不同的结果,一并归为意图判断。至于引申不引申要以作者的实际表达为依据而不是问题的提法。(参看例6)

        其次,隐含主旨的创造具有开天辟地一般的意义,掀起言语发展的高峰期。它相较于“3种常规型”表面上是残缺的,题干不再出现主旨,而是把主旨放在了选项里。它的两种形式4和5的来源是出题组的制题方法:根据原文,如果主旨出现在题干之后,出题组有意将其与题干截断,那么笔者称之为“断尾题”;若主旨在题干之前被截断,就是“藏头题”。“藏头断尾”为题型开疆拓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神州大地烜赫一时,极短的时间内就建立起主流题型的地位,大有后来居上的趋势。

        在第二阶段后期,出题组改头换面,不以主旨句而以标题作为答案来考察考生对于“总”的判断。于是乎“标题党”式 的结构横空出世,但“标题党”式结构淡薄,特点鲜明,易被考生识破和掌握(虽然大部分考生仍然缺乏了解),所以在国考中所占比例一直很低,终究只是昙花一现。不过令人惊讶的是在个地方省市级考试中却日渐春雨初笋般的兴起之势。(参看例1-6)

        无论是“藏头断尾”还是“标题党”式,其论证方法大概都是归纳论证,论证方法的单一性和局限性使得隐含主旨题的风头有所收敛。在花样百出,黔驴技穷之后,大方向上又逐渐向“3种常规型”回归,于是言语发展迎来第三个阶段(12年为界),也是言语发展史的鼎盛期。

       在这个阶段题目主旨不在孤峰耸立、招摇惹眼,而是深埋于层层迷雾之下。各种论证法极尽含蓄之意、委婉之情。配合语法常识将人诱入各种误区、怪圈、陷阱。其中最成功的设计:一是使人混淆例证法和演绎法;二是利用语法常识的普遍缺失和过分注意强调、转折的“强转效应”大走“马虎眼路线”,另无数考生不是铩羽而归就是折戟沉沙,一时间哀鸿遍野、惨绝人寰。考生也只有在这个异常“变态”的阶段,尝尽言语的残酷无情,才能更深刻的体会言语的本质。

       在目前阶段也就是第四阶段(15年有苗头,预计16年出现显著变化),言语发展出现了新形势:一是逻辑题向言语题的渗透进一步加强。其代表是第6论证法“演绎论证的特殊(省略)形式”。如一颗明星冉冉升起,划破夜空,世人无不为之一动。二是以抒情散文为材料的题目(以往多是议论文)地位逐渐得到巩固,试图从更多样的文字领域考验我们的情商。它们带给出题组的是更广阔、更光明的施展领域;展示给考生的却是空前绝后的恐怖威力。这一切迹象预示着一个新时代即将到来。

       一部言语发展史,是出题组和考生的斗争史。但是因为题目变革超前,解析研究滞后,使得每一次小小地变革都能取得或长久或短暂的胜利。一年复一年,年年旧相识。莘莘学子还在前赴后继,留下讲不完的悲欢离合、数不清的辛酸往事。

注:下面每道例题笔者或用“//”符号将题干文段划分出大致结构,但不必划的则不划。



一、结构性加密
“标题党”式 
注:掌握规律后可秒杀的题型,最为简单,所以例题不做详细论证,只解释原因。

       再讲下面几道题之前,要明确和强调一项要义,即主旨的表现形式。主旨一般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众所周知的主旨句是主旨的“第二表现形式”。而主旨的“第一表现形式”却为大多数人所不知或一直以来我们未曾意识到的——标题!
       简而言之,主旨句和标题都是“总”,一旦选项中出现标题那么——标题即是答案。当然,这一论段必须符合的前提条件是:四个选项不会出现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总”;换而言之,四个选项只可能有一个标题存在,并且标题和主旨句不会同时存在。

注:这里的标题,指的是大标题或者说文章的大标题,不是小标题。

例1
以大投入、大制作、高调造势、高票房回报为标志的“大片”,近几年在中国影坛上出尽风头。岁末年初开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全线飘红,以3.5亿元的票房创下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票房新高。包括这部片在内的5部影片,占去了2006年中国电影全部26.2亿元票房收入的1/5还多。但舆论和观众大多给予批评和表示不满。深究起来,“大片”自身在选材、制作和市场开发方面的当是最直接的诱因。从《英雄》、《无极》、《十面埋伏》、《夜宴》到《满城尽带黄金甲》,国产包括与港台合拍大片几乎是清一色地选择了古装加武打、阴谋加爱情之类型,出现形式奢华和内容空洞的强大反差。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大片”何时不再自我陶醉
B、大投入、大制作影片创下我国电影票房新高
C、国产大片形式与内容存在严重脱节
D、大片在虚假的市场兴旺的喧嚣中,潜藏着深深的文化危机

答案:A;结构:6、(总)...分—分;论证方法:标题即是答案;来、源:《“大片”何时不再自我陶醉》

例2
人类对自然无节制地所求,在城市开发时忽略生态平衡保护,这是对候鸟一场无声无息的猎杀,这种“猎杀”比起猎杀、毒杀候鸟罪,负面效应其实毫不逊色。更大的问题是,那些猎杀、毒杀候鸟的犯罪,是被我们所警惕并谴责的,而另一种“猎杀”由于是看不见、静悄悄的,导致我们浑然不觉。而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这场“猎杀”的旁观者、参与者。
这段文字主要告诉我们:(  )
A、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应该有所节制
B、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猎杀了候鸟
C、城市开发时要重视生态平衡的保护
D、警惕人类无声无息的“候鸟猎杀”

答案:D;结构:6、(总)...分—分;论证方法:标题即是答案;来、源:《警惕另一场无声无息的“候鸟猎杀”》;注:这个和选项稍有出入,料想是为贴合题干而做出调整,无伤大雅。

例3
我国目前甲醛的年产量、使用量很大,出现的甲醛职业危害很广泛,如用于树脂的生产、塑料和涂料的制造、织物整理和工业化学品的生产。甲醛不但能导致鼻腔癌和鼻窦癌,并有可能引起白血病。因为目前白血病方面的证据还仅限于流行病学方面的发现,尚不能分析白血病的癌变机理。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甲醛致癌分析”是由26位专家对被污染的10个国家评议的结果。
这段文字表述的是:(  )
A、甲醛被确认为是致癌物质
B、莫把“甲醛污染”当耳边风
C、对甲醛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
D、专家支招防甲醛污染

答案:B;结构:6、(总)...分—分;论证方法:标题即是答案;来、源:《莫把“甲醛污染”当耳边风》

例4、
最新研究显示,所谓“好胆固醇”也许并非真的那么好。研究引用大量基因资料,发现俗称“好胆固醇”的高密度蛋白质胆固醇(HDL)水平即使升高,对降低心脏病风险也不一定有帮助;与此同时,因遗传因素而有较高HDL水平的人士患心脏病的风险并不低于天生HDL水平较低的人士。如果HDL真的有助于降低心脏病风险,前者患心脏病的机会应该较低。没有参与研究的学者对相关结果感到不安。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遗传因素与心脏病
B、心脏病研究的新发现
C、胆固醇对心脏病的影响
D、“好胆固醇”或并不存在

答案:D;结构:6、(总)...分—分;论证方法:标题即是答案;来、源:《“好胆固醇”或并不存在》

例5
国际金融经济危机与主权债务危机相继爆发,使西方标榜的资本主义制定优越性黯然失色,迫使国际社会反思其弊端。目前无论是欧洲推崇的高福利“莱茵模式”,还是美英推崇的完全自由“盎格鲁·撇克逊模式”,均因其固有的缺陷而陷入困境,过度放纵的西方经济社会制度导致的种种弊端暴露无遗,引发全球范围内反思。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全球应反思西方发展模式的失败
B. 西方发展模式的弊端是过度放纵
C. 西方发展模式开始走下“神坛”
D. 西方两种主流发展模式都已过时

答案:c;结构:6、(总)...分—分;论证方法:论证方法:标题即是答案;来、源:西方发展模式开始走下“神坛”

例6
手机垃圾短信息有“骚扰型”,多为恶作剧、“黄段子”、小道消息;有“陷阱型”,多是骗取用户钱财;有广告短信。短信业务的确给运营商们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有些短信正成为一种“信息公害”,让人不堪其扰。一些急于开发新客户的新企业群发不少短信广告,绝大多数的垃圾短信制造者是运营商、“三无”产品经营者、诈骗者。现在应尽快完善相关监管法规,先管住短信服务提供者。垃圾短信这颗毒瘤,迟早是会被根除的。
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
A、垃圾短信成为信息公害            
B、垃圾短信为何屡禁不止
C、法律监管垃圾短信尚未到位     
D、切实治理垃圾短信

答案:D;结构:6、(总)...分—分;论证方法:总分关系论、参考原文,见“注”;来、源:《切实治理垃圾短信》


注:一旦笔者察觉选项当中有存在标题的嫌疑,那么潜意识里自觉将各种方式的问题一律转换为“一下哪一项适合做文章的标题?”。我想在上面四道题中,前三个大家都很容易判断出来哪个选项是标题:除了标题本身具有的鲜明特点外,这里有个经验之谈,标题中往往包含带双引号的词,如上:例1“大片”、例2“候鸟猎杀”、例3“甲醛污染”、例4“好胆固醇”、例5“神坛”。

例6比较特殊,ABCD都适合做标题,实际上我们不看题干单从选项的逻辑关系入手(总分关系论的具体运用),就可以把“总”找出来:

A、垃圾短信成为信息公害 ——适合作篇头的背景、现阶段状况;
B、垃圾短信为何屡禁不止——提出问题,追溯原因,常出现在文章前半部;
C、法律监管垃圾短信尚未到位——指出原因,为下一步提出对策做准备;
D、切实治理垃圾短信——最终阐明作者观点,适合在文章结尾处点明主旨。

ABC都是“分”,都是文章的某一阶段的一部分概括,都互不包容、互相排斥。只有D能做“总”,能当大标题,能统领全文。建议大家去查看一下原文,ABC实际上是原文中明确出现的三个小标题。题干也不是文章的中心段,而是一反常规的从三个部分各截取一句话拼接而成。一般情形,总是出题组自己慨括写迷惑选项,但遇到此文出题组可以“投机取巧”,拿来就用,何乐而不为。

“标题党”式  中的第7种情形:(总)...分—总,也是存在的。(总)指的是标题是答案,—总指的是题干中出现的主旨句。限于笔者手头相关资料太少,不予阐述,待后来者补充一二,辄不胜感激。



“藏头断尾”型  
以隐含主旨题为代表(第4、第5种结构形式),在题目隐含主旨、主旨消失后,几乎所有考生依旧执行“从题目中找主旨”这一作答目标时,各种错误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的深入,揭开了隐含主旨题的神秘面纱,这种加密法就不在具有难度了,但它曾经创造的“辉煌战果”却让笔者刻骨铭心、难以忘怀。请看例7、例8。

例7
屏幕阅读与在线阅读的兴起,以及海量信息的便捷搜索,使人们的阅读呈现出“浅阅读”的特征。//即时的在线阅读取代了传统的青灯黄卷式的经典阅读。快餐式、浏览式、随意性、跳跃性、碎片化的阅读是典型的浅阅读。//其实,不仅在网络阅读中有较为突出的浅阅读,纸面阅读中的浅阅读同样不容忽视。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意在:(  )
A、浅阅读形成的客观原因
B、浅阅读有哪些基本特点
C、浅阅读存在于哪些领域
D、浅阅读显现的消极影响

答案:D;结构:5、 分—分—(总)“断尾”;来、源:《柳斌杰:浅阅读时代凸显出版业的文化使命》;论证方法:总分关系论、归纳论证法、参考原文

a、总分关系论
题干由用“//”符号分为三部分,每一部分的含义正好对应A、B、C三个选项。客观原因、基本特点、存在领域这三方面在文段结构上是平行的、等价的,不分孰轻孰重,没有统属关系,都不是文段的重心所在,以三者的关系即可判定题干当中A、B、C三部分都是“分”,题干主旨隐藏。那么只有一种可能,D是“总”、是答案。

b、归纳论证法
通过感情辨析归纳中心思想,体察遍布题干附加感情色彩的特殊词句——“浅阅读、取代了传统的青灯黄卷式的经典阅读、快餐式、浏览式、随意性、跳跃性、碎片化、不容忽视”,可知作者对“浅阅读”持否定态度。

c、参考原文
原文中紧贴题干的部位已经严厉指明浅阅读的危害。读者可按来、源文章自行百度考证。

注:
    这道题是隐含主旨题的标志性题目,此题出世已有多年(记忆里是09年),但始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直到现在网络上仍找不到一个正确的解析。6年过去了,有多少人见过这道题?有多少人思考过这道题?又有多少人真心懂这道题?在此题面前阵亡率已远远不能用百分比来形容,简直就是惨绝人寰,然而灾难还在延续。


例8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史的古国,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活态的文化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但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文化标准化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尚有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它们犹如一个个影子,随时都可能消亡。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
A、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有新思路
B、要重视现代化建设带来的新问题
C、新形势下亟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D、诸多因素威胁着文化遗产的生存状态

答案:C;结构:5、 分—分—(总)“断尾”;来、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 作者:杨阳,刘永灿 《中外企业家》 2014—08期。
论证方法:(总分关系论、归纳论证法)参考原文。

a、首先要回应大家一个普遍提出的质疑:问题问的是概括!怎么选C?C不是引申吗?

选择C绝非所答非所问。我不知道最先是哪个“世外高人”在概括和意图之间制造了一条天地悬隔、不可逾越的鸿沟,把两者定义为完全互相排斥的两类。这两个概念确实有不同,但它们不是完全互斥的。“概括应作归纳或一般的推理,它一定包含意图,不包含意图的概括不叫慨括,叫压缩!”

b、在原文当中,与题干存在的唯一差别是,原文该段结尾多了一句话:“因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法律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这句话不是该段的主旨,如果这个主旨不是慨括该段所得的结果,如果这个结果的含义不是“保护”,那么言语我们都不要学了,良辰也无可奈何,放弃治疗吧。

注:
       这道题被我誉为言语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道题”,它永远地、时刻地提醒着我们:言语,要理解作者所言的“最重要的含义”即主旨。如果这个“最重要的含义”不能成为一道题的唯一答案,那么这道题就背离了考察的初衷和目的!(在国考这等高级别的、严肃和严谨的考试中,理论上我们可以认为背离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插曲:关于这道题,华图一直选d。中公态度摇摆不定有些年份的真题卷选c,有时则选d。耐人寻味的是,中公在某一年出版的真题套卷的解析中这样讲道:“这道题也有选d的,但我们根据多年来的命题数据看,概括有趋向主旨的趋势,未来此类题型将更倾向于c。”

例9
公共领域的问题从来都不是科学的问题、统计数字的问题,而是主观认识的问题,意见的问题,想象的问题。在社会领域,民众的主观感觉才是最主要的客观事实。因此,在讨论公共政策问题的时候,看似准确的数字,其实并不像官员专家们想象的那样重要。//相反,如果一个国家民众觉得自己的税负沉重,那么,该国税负就是沉重,不论专家们计算出来的宏观税负水平与其他国家性比有多低。

这段文字意在告诉我们:(  ) 
A、有时公共政策的科学制定需要我们远离数据分析
B、一国的税负的沉重与否取决于该国公民对税负的主观感受
C、我们对一些公共领域问题的认识有失偏颇
D、解决公共领域问题时参考民众的感觉比数据更重要

答案:B;结构:3、分—分—总;来、源:《税负重不重,让民意来判断》;论证方法:演绎论证(三段论)

a、题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大前提——“公共领域的问题”依赖于“民众的主观感觉”;第二部分是小前提和结论的混合物,小前提——税负属于“公共领域的问题”,结论——税负不应取决于专家的科学统计。把反话正过来说等同于:税负取决于“民众的主观感觉”。

b、“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属于“3、分—分—总”。请记住三段论的经典模式:凡是金属都能导电。铜是金属,所以铜能导电。

c、需要注意的词汇及其意义:“从来都不是...而是...才是”表分析和重新定义,为下一步讨论做出理论依据;“因此”表结论(阶段性的认识);“其实”表转折、强调;“相反”表对比,注意相反后的结果;“如果...那么”表假设和预判,推来推去,预判才是重点。

例10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雕塑一直未被看作是与绘画同等的艺术形式;在中国传统学术中,也只有“画学”而没有“雕塑学”。//历史上的这种不重视,造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量具有极高史料研究价值的石雕作品流失海外。//而今天,新兴收藏家们的目光也只停留在艺术品的财富表象上,因此使得元、明、清三代的铜鎏金佛像价格一路飞跃,而面对那些真正体现中国雕塑文化及历史风貌的高古石雕时,他们表现得却有些畏畏缩缩、举棋不定,这难免让人觉得遗憾。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  )
A、观念上重视雕塑艺术的意义
B、高古石雕在中国不受重视的原因
C、目前雕塑收藏家不成熟的心态
D、雕塑收藏品价格与价值背离的状况

答案:B;结构:3、分—分—总;来、源:不知;论证方法:演绎论证(递推)

a、题干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雕塑的不被重视;第二部分讲石雕作品海外流失;第三部分讲收藏家面对高古石雕不识货。如果你足够细心就会发现三个部分的中心词:“雕塑”、“石雕”、“高古石雕”及其三个部分间的关系链。雕塑的范畴最大,是一个艺术领域;石雕是雕塑领域中的一大类;高古石雕当然是石雕的一种。概念由大到小,由模糊到精确,层层递进,层层剥离,层层否定。最后出场的“高古石雕”才是这道题的主角。

b、“雕塑—>石雕—>高古石雕”属于“3、分—分—总”。这种演绎核心是概念的缩放。

c、需要注意的词汇及其意义:“历史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而今天”表三段有着前后顺序的时间节点,暗示其所接内容具备顺承、发展的关联性。

注:
当初笔者的一个老师讲这道题时,认为片段主题是“雕塑”,B选项中的高古石雕有概念缩水的嫌疑,可是又没有更合适的答案,只好勉强选B。真是“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好多人都跟着纠结半天。现在回想起来,笔者心头的滋味难以言表,今天的明白人往往是昨天的受害者,不幸的遭遇反而化为成长的动机。

例11
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的现状,使得对中国银行业投入巨资的西方银行在信用卡业务上仍是投资,没有盈利。//不过,外资银行对中国信用卡市场并没有失掉信心。虽然中国的消费者没有透支消费的习惯,而这个“硬币”的另一面是中国居民的个人负债率很低,//中国内地的个人消费信用市场才刚刚开始发展,//这对外资银行是极具吸引力的。

这段文字中的“硬币”指代的是:(  )
A、中国银行业
B、中国消费信贷市场
C、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D、中国居民的经济状况

答案:
B;结构:3、分—分—总;来、源:不知;论证方法:语法常识

a、本题实际上完全可以当做主旨题来做,但多数人会把它当做细节题来考虑,那我们就只分析细节好了。

b、网络上有一段解析,我相信凡是选
C的童鞋应该也是这个思路:

    “硬币”之前的代词“这个”讨论的是“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问题,符合代词指代的就近原则,所以“硬币”的含义指的就是“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如果你真是这样认识的,那么对不起,你错了。一定程度上表明你缺乏应有的细致和必需的语法常识。网络上流传的这个思路简直就是开玩笑,如果确是某个知名培训机构给出的参考解析那绝对是一个可以流传更久的笑话。

    笔者问大家:在题干中,代词“这个”真的是在“硬币”之前吗?

    一定会有人说,这不废话么,介词“这个”不在“硬币”之前,难道在“硬币”之后啊!?当然也不在“硬币”之后,那么我换一个问法:

    在题干中,代词“这个”在谁之前?A、“硬币”;B、“硬币”的另一面。

    如果上面这个小问题你还没办法肯定或者仍旧坚持选A、“硬币”,那么我就没办法讲下去了。相信在我的突然袭击下,有些信念已经动摇。没错!代词“这个”是在“硬币的另一面”的前面。注意,“硬币”在这里做的是定语(介词“这个”永远永远都不可能去修饰一个定语),“另一面”做的是下一句的主语。以介词“这个”为界,之前出现的是硬币的一面,之后出现的是硬币的另一面。那么硬币跑哪里去了呢?它在两面的前面——“中国信用卡市场”。



硬币:“中国信用卡市场”;硬币的一面: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硬币的另一面:中国居民的个人负债率;正反两面是相对应的,一面不利于投资,一面有利于投资。

例12
“黑马”一词其实是从英语舶来的,原指体育界一鸣惊人的后起之秀,后指实力难测的竞争者或在某一领域独树一帜的人,无贬义或政治含义。首先在英文中使用“黑马”的人,是英国前首相狄斯累利,他在一本小说中这样描写赛马的场面:“两匹公认拔尖的赛马竟然落后了,一匹‘黑马’,以压倒性优势飞奔。看台上的观众惊呼:‘黑马!黑马!’”从此,“黑马”便成了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名词。

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
A、论证“黑马”词义的起源   
B、阐释“黑马”一词的内涵
C、分析“黑马”词义的演变         
D、介绍“黑马”的感情色彩

答案:B;结构:1、总—分;来、源:论坛里有;论证方法:对比论证各选项

a、这道题很原始,也很简单,简单到你一点脾气都没有。整个题干几乎就是从词典里搬过来的定义。至于做不对,问题在于我们的关注点出现偏移还有缺乏对关键词的进一步推演。

关注点:我们很容易被“起源”、“内涵”、“演变”所吸引,而忽略了“论证”、“阐释”和“分析”。

    一、题干确实谈到了“起源”,但并没有对“起源”进行“论证”,假设作者意图是论证,那么他至少要举出两个以上的起源说法,列出他所收集到的一切证词或考证信息,并且表达自己更倾向于哪一个。可显然作者没有这样。A不对。

    二、题干确实出现了演变后的两种不同概念“原指”和,但作者没有去“分析”演变。作者是否告诉了我们“黑马”一词如何从“原指”演变到“后指”的这一过程?是否告诉我们“黑马”一词如何从体育界的特指扩展到某一领域的泛指?没有,作者完全没有分析这一点,他解释这个词是为了直接拿来用的,根本没有分析的必要。C不对。

注:由于关注点出现偏移而阻碍作答的情况还有很多,下一题也是很好的例子。

例13
歌德评价帕格尼尼“在琴弦上展现了火一样的灵魂”。//巴黎人为他的琴声陶醉,忘记了当时正在流行的霍乱。//在维也纳,一个盲人听到他的琴声,以为是一个乐队在演奏,当得知这只是一个叫帕格尼尼的意大利人用一把小提琴奏出的声音时,盲人大叫一声:“这是个魔鬼!”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帕格尼尼:

A、火一样的激情    B、魔鬼般的演奏    C、超强的模仿力    D、高超的表演力

答案:B;结构:6、(总)...分—分;来、源:《魔鬼帕格尼尼》;论证方法:例证、归纳。

a、这居然也是一个隐含主旨题呢。文段一共讲了三件事:(1、歌德的评价;(2、琴声的威力大过霍乱;(3、盲人的感受。三件事三个例子,证明一点——帕格尼尼好厉害。

b、本题主要争议在B和D,我们再次习惯于考量部分字眼——“表演力”和“演奏”哪个更合适。其实都合适,因为这两个词压根儿就不是考察、辨析的要点。要点在于“魔鬼般”和“高超”还有“火一样”、“超强”哪一个形容词能充分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c、建议大家去收索一下原文,也许浏览一遍还是一头雾水,但你一定会记得帕格尼尼是和魔鬼关系密切的人。


例14
在美国,学术界、工商界 、主管部门和多数消费者倾向于认为用豆浆代替牛奶是一种更健康的选择。//不过,绝大多数西方人很不喜欢豆味,所以美国的豆浆有进一步去除或掩盖豆味的操作,而中国人就会觉得这样一点儿豆浆味也没有。对奶味的偏好和对豆味的排斥,是豆浆在西方不够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此外,豆浆在保存过程中比牛奶容易发生集下沉,这也给豆浆成为牛奶那样的方便带来了难度。//保存难度高,加上市场需求量不是那么大,导致美国豆浆的价格远远高于牛奶。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对此中国人和西方人对豆浆口味的不同喜好 
B、剖析豆浆在美国市场上价格偏高的原因
C、探究豆浆在西方市场不受欢饮的根本原因 
D、指出豆浆打入美国市场所必需的技术手段

答案:B;结构:3、分—分—总;来/源:不知;论证方法:因果论证。

a、题干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或者说话题的介入;第二部分是“市场需求量不大”的主要原因——口味问题;第三部分是“保存难度高”的原因——易于沉淀;第四部分是总结原因推导结论——价格高。

b、“引言+原因1+原因2—>结论”是典型的“3、分—分—总”

c、需要注意的词汇及其意义:“不过”表转折,往往“不过”前面的话是废话可忽略;“此外”表并列,并列意味着“此外”前后不会出现“总”,因为是并列关系、等价关系所以是两个“分”;“加上”表并列;“导致”表推论,往往是主旨所在。

注:这是学习“总分结构论”比较容易入门的一道题,基本没有难度。

例15
公共领域的问题从来都不是科学的问题、统计数字的问题,而是主观认识的问题,意见的问题,想象的问题。在社会领域,民众的主观感觉才是最主要的客观事实。因此,在讨论公共政策问题的时候,看似准确的数字,其实并不像官员专家们想象的那样重要。//相反,如果一个国家民众觉得自己的税负沉重,那么,该国税负就是沉重,不论专家们计算出来的宏观税负水平与其他国家性比有多低。

这段文字意在告诉我们:(  ) 
A、有时公共政策的科学制定需要我们远离数据分析
B、一国的税负的沉重与否取决于该国公民对税负的主观感受
C、我们对一些公共领域问题的认识有失偏颇
D、解决公共领域问题时参考民众的感觉比数据更重要

答案:B;结构:3、分—分—总;来/源:《税负重不重,让民意来判断》;论证方法:演绎论证(三段论)

a、题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大前提——“公共领域的问题”依赖于“民众的主观感觉”;第二部分是小前提和结论的混合物,小前提——税负属于“公共领域的问题”,结论——税负不应取决于专家的科学统计。把反话正过来说等同于:税负取决于“民众的主观感觉”。

b、“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属于“3、分—分—总”。请记住三段论的经典模式:凡是金属都能导电。铜是金属,所以铜能导电。

c、需要注意的词汇及其意义:“从来都不是...而是...才是”表分析和重新定义,为下一步讨论做出理论依据;“因此”表结论(阶段性的认识);“其实”表转折、强调;“相反”表对比,注意相反后的结果;“如果...那么”表假设和预判,推来推去,预判才是重点。

例16
能源价格高并非全是坏事,因为价格杠杆自会调节石油的流向,确保人类以剩下的石油找到更好的新能源,而不是全用到几十年前根本不存在的使夏天变凉爽的能源需求上。//实际上,如果我们遵循价格杠杆,甚至无需教育消费者,人人都会做出理智的选择。//那些价格杠杆不起作用的地方,多是机制本身有问题的地方,改进机制,才能使价格杠杆更有效。 


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 
A、改革体制是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的前提 
B、能源的无谓浪费问题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 
C、提高能源价格有利于合理利用与节约能源 
D、要充分发挥价格杠杆调节能源流向的作用

答案:D;结构:2、分—总—分;来/源:不知;论证方法:因果论证为主。

a、题干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分析“能源价格高并非全是坏事”这一话题来引出观点(究因)——“价格杠杆调节作用”;第二部分进一步指明论点——遵循价格杠杆;第三部分阐述价格杠杆如果不起作用那是机制的有问题。是从反面补充说明——价格杠杆本身没有问题,其作用具有普适性。

b、“话题、观点—>论点<—补充说明”属于非典型的“2、分—总—分”

c、需要注意的词汇及其意义:“因为...而不是”表原因,原因很容易成为主旨观点;“实际上”表强调或递进,用于揭示深成次原因;“如果”表假设,可知接假设复句,遵循价格杠杆是现实不完全发生情况,这也正是作者希望发生的;“那些”表特殊情况,在此处是反面例子;“多是”表分析原因,可理解为解说复句。

注:此题易误选A和C。

前者误以为最后一句是主旨句,但对于驳斥反对意见——“价格杠杆不起作用”的解说在这里是不可能成为“总”的,它的权限只作用于第三部分。大体上对于题干是补充功能,如果去掉这句话,这道题依然成立;

后者认为“能源价格高并非全是坏事”是全段主旨,后面所有内容都归“因为”所属。但真实情况是,“因为”只统属第一部分,到“实际上”为止。从“实际上”开始讨论的重心已经完全转移,能源价格高到底是好是坏,早就不言而喻了。

按我的猜想,该题的来源文章的写作背景一方面是社会民众、企业对汽油、煤炭等价格只涨不降怨声载道;另一方面是国家进一步深化改革,市场决定资源的声音出现。然而究竟如何?我也不知道。

例17
在任何一个历史时代和艺术潮流中,丧失民族特性的艺术家和作品都会成为外来艺术的附庸和追随者。这不但使民族文化处于被改造的弱势地位,还会让艺术家丧失民族自信心,这样的创作无疑也是缺乏活力的。近些年,当代绘画的活跃和繁荣,不仅仅得益于艺术家日益扩大的视野和活跃的创作思想,更得益于中国艺术家对于本民族文化的尊重和挖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艺术创作离不开民族特性
B.艺术家应该保持民族自信心
C.绘画的繁荣利益于本土文化元素的挖掘
D.民族文化对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答案:c;结构:3、分—总;来/源:《中国油画如何借鉴民间美术走向本土化》;论证方法:演绎论证(特殊)。

这道题很长一段时间内以a为定论,后来有人翻出了原文转而支持c,但大部分人坚持原来的看法。对这一“成名已久”的争议题我当然不会放过。


选a的理由简洁明了,第一句话是主旨句,“近些年”之后是举例。有个盈科公考的唐隶老师是这么讲的,坛子里有个一甲秀士不知在哪搬来一段考证来证明选a(http://bbs.考考公务员网(kkgwy.com).com/read-htm-tid-13650239.html),华图教育的章晓铭老师也是讲a,我目之所及,有印象的全都选a。但他们都错了。

这道题所用不是例证法,而是演绎论证的特殊形式。演绎论证有个著名的三段论:大前提—凡是金属都能导电;小前提—铜是金属;结论—铜能导电。这是演绎论证的遵循的一般形式,但它在两种特殊的省略情况下,依然成立。即省略小前提或省略结论。

举个简单的例子:人都是有感情的,你也不例外。这句话里就只有大前提和结论。补充小前提的话是这样子:人都是有感情的,你是人,你也不例外。我们会发现“你是人”是一句废话,而且不好听还不如不加。

在这道题里,题干只有两个层面,一是a所说的“艺术创作离不开民族特性”,一是c所讲的“绘画的繁荣利益于本土文化元素的挖掘”。恰恰是一个大前提加一个结论的情况,而不是一个论点加一个论据。其中所省略的小前提是:中国绘画属于艺术创作。

为什么这么多人会做错,究其原因,大家都习惯认为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就是对的。如果把这道题看成例证法,无论从思维还是从语言似乎都很合乎逻辑,所以无法发觉错误所在。如果两种论证都能讲的通,到底谁是对的呢?就此题而言,我认为

1、“艺术创作离不开民族特性”这一观点是未被证明的还是已达成共识的?如果是未被证明,说明作者在证明它,它是主旨。如果是已达成共识的,说明它是论据,是作者去证明其他观点时拿来作为理论支撑的。个人揣测这一观点不是作者首先提出来的。

2、假设“艺术创作离不开民族特性”这一观点是未被证明的,那么“近些年,当代绘画的活跃和繁荣”能否作为论据进行充分证明?我认为是不行的,因为这里的论据范畴太小,仅就中国近些年而言!显然不充分。

3、原文说的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