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公教育旗下网站-【考考公务员网】(www.kkgwy.com)更简洁易记!

考考公务员网

首页 > 申论 > 申论技巧

申论技巧

17项大政方针:第六节 加强社会道德建设

2014-02-15 20:59:42申论技巧90 收藏
[!--smalltext--]

一、强化全社会的诚实守信意识
强化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当前要重点抓好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一是加强政务诚信建设。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解决分配公正、司法公正、教育公正等群众特别关切的问题。同时,要强化各级政府的责任意识,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克服消极腐败现象,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等问题,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二是加强商务诚信建设。要把推进商务诚信建设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通过完善信用体系、规范企业行为、强化社会监督、严惩欺诈造假行为等,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三是加强社会诚信建设。要深入进行诚信教育,广泛开展“共铸诚信”活动,培养诚信观念和规则意识,引导干部群众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竞争与协作的关系,塑造具有诚信道德的公民人格,建立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诚信既是道德建设,也是法制建设;既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工程,也是完善经济制度和社会管理的任务,加强诚信建设需要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各方面进行努力。首先,要加强法制建设,为诚信道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其次,要尽快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为诚信道德奠定坚实的制度保障。再次,要把诚信道德建设与社会管理结合起来,逐步形成诚信教育与社会管理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长效机制。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重视。社会诚信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是精神文明建设命题中应有之义,其内涵是极其深刻的:其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倡导诚信的道德规范,树立诚实守信的理念。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治是他律,道德约束是自律。一个社会要和谐发展,除了法治,还需要通过道德建设来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社会和谐从一定意义上讲,大致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诚信要求人们互相践诺、守约、守信。纵观历史,诚信历来就是中华民族所遵循的优良传统。孔夫子有句名言:"言忠信,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从古至今无数有志之士信奉诚信,弘扬诚信,践行诚信。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单位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秩序的运行基础;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所以,和谐社会需要他律,更需要所有社会成员通过道德的作用实现自律,以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因此,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的重要基础。人无诚信不立,家无诚信不和,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宁。可以说,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其二,诚信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追求社会和谐的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使诚信在整个社会中形成浓厚氛围,让诚信融入人们的自觉意识,成为社会交往的规则,成为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要使全社会互帮互助、诚信友爱、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以诚信为本。所以,诚信建设,既是立人之本,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之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证。
  其三,诚信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现代社会公认的伦理基础,具有规范各民族、各阶层、各领域社会成员行为的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追求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统一和谐。所以,诚信具有和谐社会的内在特征,从一定意义上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构建诚信社会。
  总之,诚信是社会公正和谐发展的体现。以社会化大生产为特征的市场经济要求人与人、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讲究诚信,讲究公正,维持社会稳定并健康和谐地向前发展;诚信是经济秩序和谐运行的前提。树立诚实守信的道德文化、道德观念,是建立良好经济秩序的重要前提;诚信是人际关系和谐相处的准则。任何人从经济生活到社会生活,以诚为本、以诚待人、以诚行事、以诚立信都是维系整个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行为准则;诚信是精神文明内在升华的标志,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诚信建设渗透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需要广大群众转变观念、提高素养,才能打造出“诚信社会”的品牌。
  然而由于历史的、客观的原因,社会领域中的失信行为严重影响社会生活,制约着和谐社会建设,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工作领域的失信影响信任和谐。由于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不完善,一些党员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脱离群众等问题还比较突出。特别是个别严重的腐败等问题;二是社会经济领域的失信影响秩序和谐。在经济运行领域中,虚假广告广泛传播,假冒伪劣充斥市场,企业间的三角债、恶性逃废债现象十分突出,合同得不到履行,借款人赖账,经理人缺乏诚信,企业和个人失信等现象经常出现;三是个人生活领域失信影响交际和谐。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人为了牟取暴利,急功近利,只顾眼前的一时利益,进行坑蒙拐骗、以邻为壑、相互欺骗、投机取巧,等等,客观上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程度逐渐降低,社会的不安全感增强;四是家庭关系领域失信影响情感和谐。诚信危机也波及到了家庭领域,一些家庭成员互相不信任,导致情感不和谐,离婚率越来越高,家庭内的人伦亲情淡化;五是国际信誉领域失信影响交往和谐。在国际交往中的失信行为经常影响到我们国家在国际上的声誉,制约着国际间的交往和合作。
  种种失信行为带来了社会生活的诸多不和谐,影响了家庭细胞的文明发育,影响了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社会肌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因此我们要着力构建社会诚信体系,营造和谐社会。从当前来看,要着重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要重视政府信用建设,引领社会诚信新风。要从转变行政观念、转变政府职能,变无限政府为有限政府、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倡廉,进一步完善政府信用制度和依法行政等方面加强诚信建设。二要增强社会成员的自律能力,强化社会诚信理念。三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四要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五要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完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六要注重道德教化,深化群众性创建活动。
                二、重视企业道德建设
就最近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中央领导特别强调了“企业道德”:。对最近出现的问题奶粉事件,温家宝表示,这从一个方面暴露出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在生产监管环节还有许多问题,也暴露出一个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尤其重视企业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这个问题还没过去,中国政府会迅速提出振兴中国整个食品业的规划。不仅是食品,更不仅是奶制品,使整个中国制造成为中国人放心、世界人民放心、有信誉的产品。“我在位一天,我一定能和我的政府一起带领人民走过这段艰难的历程。”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至今,从层层剥开的事实来看,令人震惊的是一些企业职业道德的沦丧。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本。食品行业事关生命安全,需要的不仅是技术和资本,更要讲道德和良心。然而,通览“三鹿奶粉”事件中企业的表现,有见利忘义的冲动,有明知故犯的侥幸,有心知肚明的“默契”,就是没有起码的道德良知约束。为追求利润,一些企业置婴儿生命健康于不顾,做出了让母亲泣血、令社会蒙羞的行径。这种行为重创了奶制品行业,更重创了社会的诚信机制。
  我们痛心地看到,一些企业的“无德”行为,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普通百姓对“问题奶粉”议论纷纷,不少消费者因此疑惧丛丛。连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有关部门雷厉风行深查原因、追究责任,正是因为这一事件损坏了市场经济的秩序,挑战了社会文明的底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一个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绝不能放任见利忘义的行为,绝不允许基本道德的失守。
  诚信是社会契约的前提,道德是商业文明的基石。作为人们共同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道德是构成社会文明的重要因素,也是维系和谐人际关系、良好社会秩序的基本条件。我们放心走路,是因为我们相信车流会在红灯前停下来;我们安心睡觉,是因为相信屋顶不会无缘无故塌下来。没有这种基本的信任,社会就不可能正常运行;市场经济的基本秩序,也就无从存在。如果诚信缺失、道德败坏、是非不分、荣辱颠倒,文明底线失守,再好的制度也无法生效,再快的发展也会出问题。
  “三鹿奶粉”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受“问题奶粉”影响,消费者对奶粉质量安全的信任度骤降,不仅奶制品企业产品销量大幅滑坡,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广大奶农也因企业减少原奶收购面临损失。沉痛的教训告诫企业家们:在追逐利润的同时,必须坚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以牺牲道德和消费者利益换取利润,最终必然付出沉重的代价。
  “三鹿奶粉”事件所暴露的道德缺失,也向全社会发出了预警信号。道德是一切制度运行的社会土壤。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道德与法律唇齿相依,缺一不可,必须做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举。在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一刻也不能忘记道德建设。只有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加强公民道德、职业道德、企业道德、社会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守法的良好环境,才能有效构筑牢固的社会文明防线,全面推进社会的科学发展。
温家宝说,一个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只有把看得见的企业技术、产品和管理,以及背后引导他们并受他们影响的理念、道德和责任,两者加在一起才能构成经济和企业的DNA。
企业的第一要务是什么?“追求利润最大化,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是很多企业家给出的答案。作为一个“经济人”,追逐利润,讲求回报是企业和资本天然而正当的属性。所以企业家们的回答并没有错。但有必要继续追问,企业利润从哪里来,企业价值又是由谁来创造?如同鱼之于水,毛之于皮,企业发展依赖社会环境社会资源。当代企业理论认为,一个好企业要做一个“企业公民”。企业除了“为股东负责”,要全面考虑企业对所有“利益相关人”的影响,包括雇员、客户、社区和自然环境。
  摒弃道德、触犯法律的企业家,最终结果是毁了他人也毁了自身来之不易的企业。
  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理应把提升企业的“道德指数”放在第一位。英国伦敦股票交易所和《金融时报》共同拥有的《金融时报》股票交易所国际公司推出了8种“道德指数”,在世界各主要金融证券市场首先将道德因素纳入指数范畴。该公司行政总裁对此举所作的说明是:“我们推出该指数的原因,是由于投资方在选择投资对象时,越来越多地希望挑选那些有社会责任感的公司。”为此,只有那些在环境和社会责任方面起表率作用的公司,才能有幸被纳入这一指数,而那些只顾赚钱却不顾社会影响的公司是无缘进入的。英国人的这种做法,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精明而有远见的企业经营者应将提升企业的“道德指数”放在第一位,牢记自身的社会责任,树立道德为先的经营方针。应从企业文化着手,组织企业全员开展伦理经营所涉及的各种传统文化精华、伦理构成和道德准则知识的学习,提升全员对伦理经营的感知度和忠诚度,塑造企业的特色文化,铸造企业的伦理灵魂,为提升企业的“道德指数”创造必要的人本条件,事实上,在很多时候,这种文化和精神就是一种核心竞争力。
  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理应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对一个企业来说,道德就是诚信。对企业员工来说,道德就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是许多大企业的宗旨,一些知名企业,之所以多少年来一直得到消费者的信任,就是因为他们将道德放在了首位。而一些开始时极其红火的企业,几年后却销声匿迹了。究其原因,是他们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只顾及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没有用长远的目光去展望未来,做好当下的工作。久而久之,伤了消费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