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公教育旗下网站-【考考公务员网】(www.kkgwy.com)更简洁易记!

考考公务员网

首页 > 申论 > 申论技巧

申论技巧

17项大政方针:第三节 提高管理能力

2014-02-15 20:59:49申论技巧129 收藏
[!--smalltext--]

一、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政府行为。执政之要在于为民,行政之要在于依法。坚持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根本要求,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由之路。各级政府机关都要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善于依法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和其他行政事务。要以强化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重点,加强行政立法,提高行政立法水平。要改善行政执法,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要继续坚持各种行之有效的民主监督制度,确保公共行政权力的公正、有效运行。要强化政府机关问责制,树立责任政府形象,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1)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提高执政能力
所谓社会管理就是政府通过制定专门的、系统的、规范的社会政策和法规,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培育合理的现代社会结构,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建设经济、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环境。
管理能力不强。公共事务管理以罚代管、以检查代管理、多头管理;二管理不到位(混乱,如黑中介、乞讨者、非法小广告、网上救助、电视医院、考艺辅导班、假文凭、保姆家政);三是法律制度(如企业自律制度保证消费者利益);四是忽视民意(如电动自行车的取缔、小排量汽车的限制)、缺乏信息公开、政务透明、提出预警;五是没有监督机制;六是政策或者落实不力,如就业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政策没有相关的配套措施,扶贫政策没有制约监管制度。 七是公共生存环境管理滞后。八、民生难题日益增多(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养老难这些和民生密切相关的“老大难”问题,要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着力解决群众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现在已经到了下决心破解这些民生难题的时候了);九、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十、政府职能转变滞后。
: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
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关切。
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推行领导干部接待群众制度,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建立全国信访信息系统,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建立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更多采用调解方法,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着力解决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涉法涉诉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优势,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3)执法难
城管执法难。城市市容管理之难,有目共睹。所谓难,概而言之,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执法难以形成合力,二是自身管理监督难以落实到位。故此,市容管理往往成为矛盾的聚焦所在,其“管不深、管不透、管不到位”的局面,更为市民所诟病。
土地执法难。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严格保护耕地。保护耕地,就必须严格执法。当前,我国耕地保护的形势不容乐观,各类土地违法案件不断发生,“执法难” 似乎是已成共识。 要解决土地执法难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以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构建和保障科学发展的新机制为目标,对土地违法者敢于动真格,使我国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中的“严格”落到实处。
行政执法难。主要表现概括起来就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执法犯法等
环保执法难。

 1、加强社会管理的基本思路
扩大社会管理的主体,推动社会治理结构体制建设。社会管理包括两类:一是政府对有关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制约即政府社会管理;二是社会自我管理和社会自治管理。今后应当从社会管理的需要出发,变社会组织的审批制为登记制,加强培育社区民间组织,还应当从税收上扶持社会组织。
  强化政府社会管理的职能。政府社会管理的重点是对家庭、社会团体与社会自治所不能解决的社会事务的管理,这些社会事务涉及社会整体的公共利益,需要依靠国家权力与政府权威加以解决。政府只有强化社会职能,才能把政府建成责任政府、服务政府。
  再造社会管理流程。要优化组织结构,理顺社会管理中的条块关系、中央与地方的事权责任,等等。建议设置独立的管理机构,把分散在许多部门的社会管理机构捏在一起,组成一个社会建设委员会。用结构与功能统一、社会与经济文化政治相协调的大制度来指导小制度。
  加强社会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政府社会管理的核心是社会政策,社会政策的制定一定要有公众参与,公开讨论。对政策的执行要科学评估。执行中要防止走样,防止效果边际递减效应。
  完善社会指标体系,建立社会运行状况监测体系。在重构社会信息的采集、整理和披露渠道的同时,开拓社会信息收集渠道,研制社会管理的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社会稳定的预警、预控管理系统,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公共危机的管理能力。
2、加强治安管理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作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出,是有深刻含义的。因为,社会安定既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也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前提。改善民生,理应包括改善人民群众生存生活的社会环境。我们相信,通过对这次违法人员的处理,全市干部群众一定会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进一步珍惜社会的和谐稳定,并为此做出我们应有的努力。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管理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公安机关的社会管理工作不可避免地遇到了新的挑战。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级公安机关特别是赋有社会管理职能的部门,必须从思想上主动适应,从措施上积极应对,积极探索加强社会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切实消除思想认识、运行机制、警力装备、队伍素质等方面存在的不适应,努力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切实履行好公安机关的社会管理职能。
      坚持为和谐社会服务思想,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思想,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进一步强化公安机关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努力提高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水平,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将管理观念从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责任本位转变,依法规范执法、管理活动和用警行为,把有限的警力资源充分投入到履行法定社会管理职责的警务活动中;正确处理维护社会秩序与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把管理和服务有机地统一,实现从“管理警务”向“管理服务警务”的转变。
    落实各项便民利民措施,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把工作重点从事前审批转移到事中监督和事后查处上来,不断提高户证、消防、交通和出入境管理工作水平,推动公安行政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认真贯彻《甘肃省公安机关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对非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一视同仁,从政策和制度上破除制约非公经济发展的各种障碍,在服务体系、方式方法、工作制度、奖惩办法等方面建立一系列长效工作机制,拓宽服务面,努力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加强“窗口”单位建设,大力推行“警务公开”制度,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和群众最关心的事情着手,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限、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公安队伍建设,为社会管理工作提供保证。面对繁重而艰巨的社会管理工作任务,如果没有高素质的公安队伍,社会管理只能继续在低位徘徊。加强公安队伍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大练兵活动,是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因此,公安机关必须把建设高素质的公安队伍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要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在社会管理工作中真正体现方便群众、服务群众;要牢固树立市场经济的意识,把握市场经济发展的脉搏,把握社会管理工作的走向,及时调整、创新管理举措,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要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队伍的素质,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冲破陈旧落后的思维定势,加强新知识、新业务的学习,掌握社会管理的新本领,更好地履行社会管理的职责。
3、创新管理机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就是不断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从而不断提高社会和谐程度的过程。需要我们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我国处于“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交织并存的特殊历史阶段。在这个利益关系多元化、各种矛盾相交织的关键阶段,经济快速发展,相应地一些不和谐因素也随之出现。在当前和今后甚至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成为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沧州的重要任务。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改革社会管理体制,建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社会化管理方式,是协调社会利益矛盾、舒缓社会紧张情绪的有效途径。因此,适应社会变化要求,加强社会管理,成为党委、政府亟须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在这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出台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举措时,既考虑让多数人受益,又兼顾少数人意见;既统筹兼顾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最大限度地体现民意,又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最广泛地集中民智,使决策真正建立在科学和民主的基础之上。开通市长热线和各职能部门的投诉热线,畅通诉求渠道;制定出台应急管理机制预案,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政府系统积极开展提速、提质,为人民、促发展的“双提”工程,全面实施承诺践诺、首办负责、投诉受理、责任追究等工作制度,努力规范和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效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政务环境进一步优化,服务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要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做得好的坚持下去,把做得不好的改正过来,把还有不足的加以完善。在这个问题上,形式主义没有任何用处。加强社会管理,要做的事情很多。比如,各级党委、政府的干部要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倾听民声、关心民意、关注民情,在制定政策和改革方案时,多听各方意见,尽量减轻对人民群众可能带来的利益损害,从源头上减少利益矛盾的发生。又如,扎实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畅通民意渠道,及时发现问题,有关部门各尽其责,把各种矛盾尽量解决在萌芽状态。再如,大力推进普法工作,研究普法宣传的特定对象,改进普法宣传的方式方法,讲究普法宣传的更好效果,使干部群众都能明白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从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当然还有就是对敢于以身试法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这既是维护法律尊严的需要,也是一次更为深刻的法制教育。
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涉及观念、作风、机制、体制的变革与完善,是一项深层次、全方位的工程。相信,随着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不断进展,这项工程的不断深入,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更加职能化、制度化,政府与百姓会越来越近,干群关系会越来越好,我们的社会也会越来越和谐。
二、加强对服务行业监管力度
1、对美容服务行业的监管
一是突出重点、点面结合。该分局重点查处取缔美容美发等服务行业无照经营、出租(借)营业执照、利用经营场所从事非法经营活动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并结合年检,对不符合法律和行政法规要求的经营户提出限期整改要求。二是加强协作,综合治理。加强与公安、卫生等部门的交流和沟通,定期组织联合执法,并健全违法抄告制度,对检查中发现不属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违法行为,及时抄告相关部门,对其他部门抄告工商部门的,及时处理反馈,形成整治合力,提高工作效能。三是巩固成果,着眼长效。加强对整治后美容美发等服务行业的巡查力度,巩固整治成效,督促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并与相关部门建立情况互通机制,及时掌握动态情况。此外,该分局还通过公布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等多种方式,及时受理群众举报、申诉,做到有报必查、查必有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