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公教育旗下网站-【考考公务员网】(www.kkgwy.com)更简洁易记!

考考公务员网

首页 > 招考信息 > 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

2014年四川大学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研发中心招聘公告

2014-05-02 19:31:15事业单位19 收藏
  2014年四川大学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研发中心招聘公告  考考公务员网2014年5月1日讯: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布局在中国西部、“985工程”和&ldquo

   2014年四川大学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研发中心招聘公告

  考考公务员网2014年5月1日讯: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布局在中国西部、“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学校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54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学科门类齐全,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四川大学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研发中心是学校新成立的正处级单位。中心的主要职能包括文化资源的高端研究,文化与科技相结合多层次的项目研究、开发。中心鼓励来自高校、研发机构、企业,具有自然科学、人文社科、实际工程、市场开发等不同专业背景的科研和开发人员携手新领域,共同创造新辉煌。

  中心其他有关信息请参见中心主页http://ccst.scu.edu.cn/

  一、招聘岗位

  高层次研究(开发)团队带头人

  特聘研究员、特聘副研究员

  高端外籍教师、全职外籍教师

  二、主要用人计划类型和职责

  (一)高层次研究(开发)团队带头人

  1.负责传统文化资源的研究、开发,构建交叉学科平台,或文化与科技相结合的创新项目的研发、应用。

  2.从宏观层面研究文化科技的发展方向,为国家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为行业提供发展方向和指导传播方向。

  3.组建、领导科研团队,开展文化科技跨学科专业研究,以及相关实验室建设工作。

  4.完成学校要求的与聘任类型相符的教学工作量以及科研成果量。

  (二)特聘研究员、特聘副研究员

  (含“海外名校博士选聘计划”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青年学者百人计划”)

  1.参与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科技交叉融合的新兴领域的研究开发工作;鼓励具有人文社科、工程、自然科学等不同背景的研发人员共同开发具有市场价值或潜在市场价值的新型项目,开创新的研发领域。可能参与的项目包括但不限于:

  ①基于EEG和ECG的社会情绪管理

  ②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中国古籍资料数据保护与挖掘

  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市场化开发

  ④基于养生文化的新型城镇化案例规划与开发

  2.为中心招徕合作项目。

  3.完成学校要求的与聘任类型相符的教学工作量以及科研成果量。

  4.鼓励具有海外背景者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促成国际研发项目合作。

  简章发布地址:考考公务员网(http://www.kkgwy.com/)

  三)高端外籍教师

  1.负责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研究和前开发提升研究。

  2.组建、领导科研团队,开展文化科技跨学科专业研究,以及相关实验室建设工作。

  3.完成学校要求的与聘任类型相符的教学工作量以及科研成果量。

  4.鼓励利用自身优势搭建国际学术合作交流平台。

  (四)全职外籍教师

  1.负责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研究和前开发研究。

  2.参与文化科技跨学科专业研究,以及相关实验室建设工作。

  3.完成学校要求的与聘任类型相符的教学工作量以及科研成果量。

  4.鼓励利用自身优势搭建国际学术合作交流平台。

  三、招聘条件

  (一)高层次研究(开发)团队带头人

  1.申请人须品德优秀、专业能力出类拔萃,有成为该领域学术或技术带头人的发展潜力。

  2.学术思想活跃,创新能力强,已取得一定的学术成就,对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方向有整体和长远构想。

  3.具备在本学科领域开展原创性研究的能力,有能力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并带领本学科走向同行前沿地位。

  4.有交叉学科背景或文化科技研发项目经历或带项目加盟者优先。

  (二)特聘研究员、特聘副研究员

  1.具有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博士学位。

  2.专业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历史文化、艺术、电子信息、计算机、医学信号处理等。

  3.全职到四川大学工作。

  4.有相关重点实验室经历者优先,有实际项目开发经验或带项目加盟者优先。

  5.具有在国际知名企业承担实际项目研发经历、符合中心需要、业绩特别优秀的,经学校批准,可适当放宽其它条件。具体事项,一事一议。

  特聘研究员、副研究员职位如符合上述1-4基本条件,可做为一般引进人才或普通教学科研岗位进校。除符合基本条件外,符合如下特别条件者,可申报相应的引才计划,待遇更优:

  1.海外名校博士选聘计划

  ①国际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国际排名前100 位的高校或前30的学科)博士毕业生。其他海外著名高校的优秀博士毕业生可参照执行。

  ②品德优秀、专业能力出类拔萃,有成为该领域学术或技术带头人的发展潜力。

  ③鼓励引入或参与国际学术合作。

  ④特聘研究员年龄一般不超过38周岁;特聘副研究员一般不超过35周岁。

  2.人文社会科学优秀青年学者百人计划

  ①原则上应具有海(境)外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博士学位,国内“985”高校中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类国家重点学科毕业的优秀博士生也可纳入本计划引进。

  ②属人文社会科学及其交叉学科领域同龄人中的拔尖人才,并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的发展潜力。

  ③年龄不超过45 周岁。

  (三)高端外籍教师

  1.海外正教授,非华裔。

  2.学术思想活跃,创新能力强,已在本学科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就,对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方向有整体和长远构想。

  3.具备在本学科领域开展原创性研究的能力,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

  4.聘期连续不少于3年,每年累计在校工作不少于1个月。

  5.有交叉学科背景或文化科技研发项目经历者优先,带项目加盟者优先。

  (四)全职外籍教师

  1.海外博士,非华裔。

  2.遵纪守法、专业能力出类拔萃,有成为该领域学术或技术带头人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