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公教育旗下网站-【考考公务员网】(www.kkgwy.com)更简洁易记!

考考公务员网

首页 > 招考信息 > 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

2014年北京市社会建设信息中心招聘公告

2014-11-03 19:01:28事业单位110 收藏
  2014年北京市社会建设信息中心招聘公告
  北京市社会建设信息中心系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所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负责全市社会建设相关信息数据的收集整

  2014年北京市社会建设信息中心招聘公告


  北京市社会建设信息中心系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所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负责全市社会建设相关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综合研究、分析预测,重点加强全市新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方面信息数据的调查、统计、分析,建立相应的信息数据库;负责与有关部门信息中心的沟通联系,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不同数据库之间的互联、互通;负责“北京社会建设信息网”的建设、维护和管理;负责机关内部信息化系统建设、管理和运行维护。为满足工作需要,根据国家及北京市关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有关规定,近期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2名工作人员。现公告如下:


  一、 招聘岗位:信息化岗2名


  (一)岗位职责


  推进全市社会建设信息化工作;负责网格化管理和智慧社区建设相关工作;联系、协调和推进区县社会建设信息化建设;负责委办电子政务及信息化项目的规划、建设和运维工作;收集、整理、分析社会建设指标评价及相关数据信息;开展社会建设信息化相关调研及深化应用等。


  (二)岗位要求


  1.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


  2.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等相关专业;


  3.具有项目建设、网络建设专业知识和经验;


  4.具有较强的统筹协调、文字写作、语言表达和综合分析能力,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


  二、报考条件


  (一)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78年11月13日至1996年11月13日出生);


  (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无违法违纪行为;


  (三)具有良好的品行;


  (四)具有正常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


  (五)具有符合岗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六)具有北京市常住非农业户口且人事档案关系在京;


  (七)具备招聘岗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三、招聘程序


  (一)网上报名和资格初审


  1.报名时间:2014年 11月13日9:00至11月22日16:00。


  2.报名方式:此次招聘采取网上报名的方式进行。报考人员登录公招网(www.gongzhao.net)考生报名管理系统提交报考申请。每人限报一个岗位。报名时,报考人员要完整、如实填写个人信息。报考人员提供虚假报考申请材料的,一经查实,即取消报考资格。


  本次考试不收取任何费用。


  3.资格初审:招聘单位根据报考条件和岗位要求对报考人员进行资格初审。报考人员可于2014年11月15日至11月24日登录公招网考生报名管理系统查询资格初审结果。资格初审通过者可于2014年11月29日至12月5日登录公招网考生报名管理系统下载打印准考证。


  当招聘岗位通过资格初审的人数达不到计划聘用人数与面试人选的比例时,由招聘单位请示上级主管部门研究决定是否延长报名期限或取消招聘岗位。


  (二)笔试


  1.时间:2014年12月6日9:00—11:30。


  2.地点:详见准考证。


  3.内容:包括综合知识测试和专业知识测试两部分,主要测试报考人员基本素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4.笔试成绩实行百分制。


  报考人员可登录公招网和北京社会建设网查询笔试成绩及最低合格分数线,具体查询时间以准考证通知为准。


  (三)资格复审和面试


  1.资格复审: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按照1:5的比例确定资格复审人员名单。资格复审合格者方可进入面试。


  2.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的方式进行。面试成绩实行百分制。


  当招聘岗位通过笔试成绩最低合格分数线的人数达不到计划聘用人数与面试人选的比例时,由招聘单位请示上级主管部门研究决定是否按实际通过人数组织面试或取消招聘岗位。


  资格复审和面试相关事宜将于笔试成绩公布后,通过公招网和北京社会建设网公布。


  (四)体检和考察


  面试结束后,将按照综合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进入体检和考察的人选。


  综合成绩的计算方法为:笔试成绩占50%,面试成绩占50%。


  (五)公示


  拟聘用人员由招聘单位按规定程序和标准从考试成绩、考察情况和体检结果合格的人员中综合考虑,择优确定,并通过公招网和北京社会建设网公示。公示期为7天。公示期满无异议的,按规定办理聘用手续。


  联系人:李研 蔡芬芬


  联系电话:63087650 63087676


  北京市社会建设信息中心


  201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