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公教育旗下网站-【考考公务员网】(www.kkgwy.com)更简洁易记!

考考公务员网

首页 > 申论 > 申论技巧

申论技巧

申论高分复习方法技巧

2016-06-03 22:38:14申论技巧580 收藏
[!--smalltext--]
第四回 关于综合分析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是申论考察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国考,对综合分析能力的要求更高。综合分析能力是指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比如2009国考申论的第二大: “1. 对“给定资料3”中林老板的心态进行分析,并指出他的心态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20分)2. “给定资料11”提出了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策略,认为提高粮食价格是关键之策,不必担忧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他的这种观点有没有道理?为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 和第三题: 1. “给定资料5”对内地省区“欢迎沿海地区产业专业”的口号提出质疑,请对他进行分析,谈谈你的见解。(20分)2. 某学术团体为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就我国粮食问题召开研讨会,在关于解决问题对策的讨论中,有人发表了“四点对策”。 很多考生由于没能掌握分析题目的解题方法和思路,缺乏辩证分析和多角度分析的能力和对社会问题关注不够等原因,没能很好理解出题者的意图,没能把握题目分析的重点,对题目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判断不对或只看到表面,没有做到由表及里,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分析,导致综合分析类题目丢分严重。那么我们该如何去解答这类题目?下面举个例子具体说明综合分析类题目的解题过程。 例子:( 09国考申论第二大题第2小题)“给定资料11”提出了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策略,认为提高粮食价格是关键之策,不必担忧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他的这种观点有没有道理?为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对于这道题目,很多考生看了资料11后,觉得网友分析的头头是道,太有才了,觉的这个网友不去政府部门任职真是浪费人才啊,对该网友顶礼膜拜,认为自己肯定没有想到这么周全和深刻。看完网友分析后,思路完全跟着网友的思路走了,觉得提高粮价好像真的非常有道理,就自己的知识和水平真很难从网友的分析中找到半点缺陷,在做题时就陷入困境,不断在反问自己,网友的观点究竟有没有道理啊,自己没有主见了,难以做判断,消耗了答题时间,有部分同学怕影响后面答题,这道题目干脆跳过去放在最后再答了。如果考生没有粮食相关社会知识积累的话,完全可以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得出该题的答题方向,明确知道这种观点是对还是错的,哪怕这个观点为什么是错的原因说不出来,这题也能拿到点分,说不定就因为这点分没进面试了。其实,通过对材料1的第二段:“今年9月8日至10日,胡总书记前往河南焦作市农村考察粮食生产,在玉米丰产示范田,询问乡亲们对国家惠农政策有什么要求。一位村民答,希望粮食价格提一点,政府补贴多一点。总书记表示一定把这些意见带回去。他指出,发展粮食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在温县农科所,总书记勉励科技人员为粮食高产稳产进一步发挥作用。在焦作隆丰粮食储备有限公司,总书记要求进一步把储备粮食管好。”的阅读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出该题的答案了,粮价不能提高,提高粮价是错误的。大家看这句话:“胡总书记前往河南焦作市农村考察粮食生产,在玉米丰产范田,询问乡亲们对国家惠农政策有什么要求。一位村民答,希望粮食价格提一点,政府补贴多一点。总书记表示一定把这些意见带回去。他指出,发展粮食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当村民希望粮价提一点时,总书记没有当场答应,而是说一定把这些意见带回去。对于国家领导的表态,没有当场答应,而是说把意见带回去或说研究研究再说,那么这种表态其实就是不答应,不同意。如果考生是工作过的话,就会领会到领导讲话的艺术,平时如果有事找领导,如果该事是合理的话,领导一般会当场同意,但如果请求不合理或不当的话,领导为了照顾你的情绪,一般会说这事要先研究研究或以后再说,一般不会当场否定你的请求。那么胡总书记作为中国的最高领导人,对于一个村民乡亲关于提高粮价的请求,如果这个请求是可行的话,那么胡总书记肯定会当场答应乡亲的要求,皆大欢喜。在中国,不要说这种小事,哪怕再大的事,胡总书记也能当场拍板做决定,但他为什么没有当场拍板,就说明了这个提高粮价的请求由于种种原因是不可行的,但在乡亲面前又不能扫了大家的兴说不能提高粮价,所以说把意见带回去。既然国家最高领导人对提高粮价都是持不赞同的观点,那么网友的观点肯定就是错的,至少现阶段是不符合国家实际的是错的,这就解决了我们答题第一步观点是对是错的纠结,认真去寻找提高粮价不可行的原因就可以了。寻找提高粮价不可行的原因可以在国家粮食局领导Z先生的采访摘录等材料当中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