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公教育旗下网站-【考考公务员网】(www.kkgwy.com)更简洁易记!

考考公务员网

首页 > 综合知识 > 全国概况

全国概况

上海市市情

2014-02-12 22:16:54全国概况244 收藏
[!--smalltext--]

 上海市市情

一、概况

上海市简称“沪”,别称“申”。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世界第八大城市,中国中央四个直辖市之一。有超过2000万人口居住和生活在上海及其附近地区。上海位于中国的华东地区,地处长江和黄浦江入海汇合处,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

上海市中心位于北纬31度13分49.5秒,东经121度28分13.21秒。上海共辖18个区、1个县。全市乡镇级区划数为213个,共有104个街道办事处和106个镇(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市面积7037.50平方公里(2007年末,中国省级行政区第31名)。其中土地面积6,340.5平方公里,水域面积697平方公里,市区面积2648.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860.2平方公里(2006年,中国城市第2名,次于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市平均海拔4米。大金山为上海境内最高点,海拔103.4米。

全市人口1858.08万(2007年末,中国省级行政区第25名),人口密度2930人/平方公里(2008年,中国省级行政区第3名)。其中市区人口1453万(2007年,中国城市第1名)。全市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3.04‰,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0.10‰(2007年)。

上海市拥有中国56个民族中的54个民族(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无阿昌族、德昂族)。人口最多的民族为汉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0.63%。常住少数民族人口约16万(2005年抽样调查)。少数民族主要为回族、满族、蒙古族、土家族、朝鲜族等。

二、自然地理

1.地理位置

上海位于北纬31度14分,东经121度29分,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长江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北界长江入海口,长江与东海在此连接。上海正当我国南北弧形海岸线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良好的江海港口。

2.气候

上海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气候温和湿润,春秋较短,冬夏较长。2007年平均气温18.5℃,日照1416.6小时,降水量1208.8毫米。全年60%左右的雨量集中在5至9月的汛期。

3.土地面积

1949年,上海的土地面积仅为636平方公里。1958年,江苏省的嘉定、宝山、上海、松江、金山、川沙、南汇、奉贤、青浦、崇明10个县划归上海,使上海市的辖区范围扩大到5910平方公里,几乎是1949年的10倍。2007年末,上海全市土地面积为6340.5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0.06%,南北长约120公里,东西宽约100公里。境内辖有崇明、长兴、横沙3个岛屿,其中崇明岛面积1041.21平方公里,是我国的第三大岛。

4.水文

上海地区河湖众多,水网密布,境内水域面积697平方公里,相当于全市总面积的11%。上海河网大多属黄浦江水系,主要有黄浦江及其支流苏州河、川扬河、淀浦河等。黄浦江源自太湖,全长113公里,流经市区,江道宽度300~770米,平均360米,终年不冻,是上海的水上交通要道。苏州河上海境内段长54公里,河道平均宽度45米。上海的最大湖泊为淀山湖,面积为62平方公里。

5.地势

上海境内除西南部有少数丘陵山脉外,为坦荡低平的平原,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高度4米左右。陆地地势总体呈现由东向西低微倾斜。大金山为上海境内最高点,海拔高度103.4米。

三、人口就业

1.人口总量

由于大量人口迁入和外来流动人口增长迅速,上海人口总量不断扩大。开埠时人口不足10万;至1949年为520万人;至2007年末,全市户籍人口已增加到1378.86万人,是解放初期的2.7倍,占全国总人口的1%。200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858.08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499.22万人。全市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930人。

2.人口自然变动

上海是全国第一个出现人口自然变动负增长的省级行政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自1993年开始已连续15年负增长。2007年,全市户籍人口出生率为7.34‰,死亡率为7.44‰,自然增长率为-0.1‰。

3.人口年龄构成

上海老年人口比重有所提高。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在上海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58万人,占总人口的8.9%;15-64岁的人口为1408万人,占总人口的79.2%;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12万人,占总人口的11.9%。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3.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0.5个百分点。2007年,上海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到286.83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比重达到20.8%。

4.居民期待寿命

上海人口期望寿命继续延长。2007年,上海居民平均期望寿命81.08岁,其中男性78.87岁,女性83.29岁,已相当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

5.人口文化程度

上海人口整体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上海6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18.1%,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提高6.7个百分点;高中文化程度人口占24.8%,提高1个百分点;初中及小学文化程度人口占51.6%,比重下降了6.3个百分点。2007年,上海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99%,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8%,高考录取率82.1%。

6.就业

上海就业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末,全市共有从业人员909.08万人,其中国有单位140.74万人,占15.5%;集体单位196.67万人,占21.6%;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123.78万人,占13.6%;私营和个体266.76万人,占29.3%。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

四.经济发展

1.经济结构

上海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1992年以来,上海经济已连续1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2001.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3%;比2002年增长80.8%,平均每年增长12.6%。

上海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按常住人口和当年汇率折算的上海人均生产总值,1990年首次突破1000美元,1995年跃上2000美元台阶,1999年再上3000美元新台阶,至2007年又跨越五个千美元台阶,达到8594美元,相当于世界上中等国家的收入水平。

上海经济增长带来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扩大。改革开放初期,上海财政收入仅190亿元左右,到2000年已经达到1700多亿元。2007年,全市完成财政收入7310.26亿元,比上年增长52.3%,比2002年增长2.3倍。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102.63亿元,比上年增长31.4%,比2002年增长1.9倍。

上海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2007年,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675.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2年增长86.2%,平均每年增长13.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223.83亿元,比2002年增长78.3%,平均每年增长12.2%。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为0.8∶47.3∶51.9,第三产业比重已连续9年保持在50%以上。

海就业规模继续扩大,结构更趋合理。2007年末,本市从业人员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为53.71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为342.75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为512.62万人。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从2002年的10.6∶40.5∶48.9调整为5.9∶37.7∶56.4,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提高7.5个百分点。

上海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不断优化。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58.61亿元,比上年增长13.6%。电力、交通运输、市政建设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完成投资1466.33亿元,增长30.3%。从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1397.57亿元,增长15.2%;第三产业投资3052.67亿元,增长13.1%;从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投资1779.43亿元,增长21.9%;非国有经济投资2679.18亿元,增长8.7%。

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2007年,在上海市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6594.13亿元,占54.9%;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5407.03亿元,占45.1%。其中,私营及个体经济增加值2100.8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7.5%。与2002年相比,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提高13.2个百分点。

2.农业经济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2007年,上海实现农业增加值101.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255.98亿元,增长1.5%。其中,种植业产值126.74亿元,增长1.3%。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农产品品质进一步提高。2007年,郊区奶牛良种率达到100%,生猪良种率超过95%,水稻、蔬菜良种覆盖率均超过95%。食用农产品安全性进一步提高。至年末,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市安全卫生优质农产品、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453个

上海农产品出口保持稳定。2007年,郊区农产品出口总额17.52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农产品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涉及蔬菜、花卉、食用菌、水果、特种水产、优质畜禽加工等,销往日本、韩国、东南亚、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至年末,上海从事农产品出口的企业有180多家。

上海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至2007年末,全市建成6.8万公顷设施粮田、1万公顷设施菜田。农业组织化加快发展。至2007末,上海建成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2个,12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43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

企业,70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3.现代工业

上海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2007年,上海实现工业增加值529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3%;比2002年增长92.7%,平均每年增长14%。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3108.63亿元,比上年增长15.7%;比2002年增长1.4倍,平均每年增长18.9%。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精品钢材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和生物医药制造业是上海重点发展的六个工业行业。2007年,六大行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4377.29亿元,比上年增长19%,占全市的65.5%,比2002年提高7.1个百分点。

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07年,上海高技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606.63亿元,比上年增长26.7%,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5.6%。其中,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214.89亿元,增长42.7%;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10.7亿元,增长9.8%。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提高。2006年,上海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18.4,比上年提高13.97点。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086.7亿元,比上年增长16%;实现税金679.87亿元,增长13.9%。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47.1亿元,占全市的50.3%;实现税金290.42亿元,占全市的42.7%。

工业产销衔接良好,2007年,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9%。集成电路、微型电子计算机、汽车、家用电器等适应市场需求的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长。

4.第三产业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2007年,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五行业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35%。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占8.8%;金融业占1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6%。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深入推进。2007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195.72亿元,比上年增长33.4%。金融机构加速集聚上海。至年末,上海有各类金融机构604家,其中经营性外资金融机构131家。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0315.53亿元,贷款余额21709.95亿元。保险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482.64亿元,比上年增长19.4%。

上海消费品市场销售旺盛。2007年,上海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47.79亿元,比上年增长14.5%。主要耐用消费品销售量稳步增长。全年汽车零售量11.04万辆,比上年增长15.6%;移动电话251.1万部,增长9%;家用电脑26.68万台,增长10%;彩色电视机146.12万台,增长7.1%;脱排油烟机43.25万台,增长10.4%。

要素市场功能不断拓展。2007年,上海证券市场各类证券成交额3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1倍。其中股票成交额30.54万亿元,增长4.3倍。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总额23.13万亿元,增长83.4%。上海黄金市场和钻石交易市场分别成交3324.65亿元和10.02亿美元,增长62.5%和53.4%。产权交易市场成交各类产权956.93亿元,增长13.4%。

城市公交快速、便捷、经济,成为市民出行的主要方式。至2007年末,上海有市内公交线路991条,公交运营车辆1.7万辆,全市市内公共交通客运总量45.17亿人次;轨道交通运营线路9条,运营里程262.83公里,日均客运量223万人次。郊区有75%的行政村实现公交通达。

邮电业务快速增长。2007年,上海完成邮政、电信业务总量708.96亿元,比上年增长27.7%。全年发送信函11.53亿件,增长8.2%。国际特快专递222万件,增长21.8%。年末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455万门;固定电话用户1046万户。其中,住宅电话68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777万户。全年长途电话通话时长189.8亿分钟,增长25.3%。其中,国际及港澳台电话通话时长7.4亿分钟,增长19%。

房地产业发展稳健。2007年,上海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785.84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全年商品房竣工面积3380.1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2%;商品房销售面积3694.96万平方米,增长22.1%。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3279.17万平方米,增长25.4%;商品房销售额3089.35亿元,增长41.9%。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2706.3亿元,增长47%。

上海是国内主要旅游城市之一。2007年,旅游产业实现增加值858.09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2%。旅游配套设施服务水平和接待能力提升。至年末,全市有星级宾馆320家。其中,五星级宾馆32家。旅行社875家。其中,国际旅行社54家。A级旅游景点20家。其中,5 A级景点2家,4 A级景点17家。旅游咨询服务中心23个,旅游集散中心5个。全年接待国际旅游入境人数665.59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7.37亿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10210.23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611.32亿元。

上海的会展业加速发展。2007年,上海共举办了第九届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第十三届中国上海零售业博览会等会展项目309个,总展出面积474.6万平方米,参观人数907.08万人次,其中境外参观人士53.44万人次。德国汉诺威、意大利米兰等多家世界展览业巨头在上海设立了分支机构,并将许多国际品牌展导入上海。

5.信息产业

2007年,上海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1651.34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3.8%。全年信息产品制造业增加值1038亿元,增长16.1%;信息产品销售业增加值29.39亿元,增长15%;信息服务业增加值583.95亿元,增长17.9%。

上海信息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功能增强。2007年,上海用于信息化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299.2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7%。年末,集约化信息管线完成3130.54沟公里,累计接入商业大楼1875栋。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增加到60千兆,比上年末增加20千兆;国际互联网用户1080万户,宽带接入用户364万户。全市有卫星站点805个。

上海信息技术应用加速向各领域渗透,涉及智能交通、社会保障、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众多领域。

6.对外开放

上海口岸功能显著增强。2007年,上海口岸进出口商品总额5209.0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5%,比2002年增长2.7倍。其中,进口1924.29亿美元,增长18.6%;出口3284.8亿美元,增长23.2%。外贸进出口协调快速增长。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829.7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4%,比2002年增长2.9倍。其中,进口1390.45亿美元,增长22.1%;出口1439.28亿美元,增长26.7%,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出口978.15亿美元,增长28.8%。

上海外贸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从贸易方式看,2007年,一般贸易完成出口539.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5%;加工贸易出口796.75亿美元,增长24.9%。从产品类别看,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全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80.92亿美元,增长31.2%;机电产品出口985.54亿美元,增长30.7%。外贸出口市场日益多元化。全年对亚洲出口579.1亿美元,增长23.4%;对欧洲出口375.1亿美元,增长34.9%;对北美洲出口372.79亿美元,增长22.1%;对拉丁美洲和大洋洲出口增幅均达到30%以上。

2007年,上海共批准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4206项,合同金额148.69亿美元,实际到位金额79.2亿美元。第三产业吸收外资继续领先。全年第三产业实际到位金额53.15亿美元,增长20.4%;第二产业实际到位金额25.97亿美元,下降3.2%。至2007年末,上海已与130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签订直接投资合同项目4.88万项,合同金额1294.04亿美元,外商实际到位金额746.83亿美元。总部经济加快发展。至2007年末,落户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84家,投资性公司165家,外资研发中心244家。 

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效益稳步提高。2007年,外商投资企业实现销售(经营)收入28170.49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利润总额1514.93亿元,增长31.4%;缴纳税金1423.91亿元,增长19.8%;出口创汇978.15亿美元,增长28.8%。

外资金融机构加快向上海集聚。至2007年末,在沪经营性外资金融机构已达131家,其中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有45家。年末外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147.03亿元,贷款余额3690.55亿元。至2007年末,在沪经营性外资金融机构实到资本金(营运资金)60.72亿美元。

2007年,上海分别与瑞士的巴赛尔州和德国的汉堡中心区结为友好城市。至年末,上海已与世界上52个国家的70个城市(省、州、大区、道、府、县或区)结成友好城市或建立友好交流关系。2007年,瓦努阿图、越南驻上海领事机构分别开馆。年末在上海设立领事机构的国家已达62个。

随着上海国际影响力提高来沪设立常驻分支机构外国新闻媒体不断增多。2007年有13家外国新闻媒体在上海新开设分支机构。至年末已有日本、英国、俄罗斯、美国、法国、比利时、荷兰、新加坡、泰国、德国、芬兰、瑞士、韩国、瑞典、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挪威、丹麦、加拿大等21个国家113家新闻机构在上海设有分社常驻记者108人。

7.浦东开发

浦东因位于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的东岸而得名。20世纪90年代前,这里曾是大片的农田、渔村,经济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浦西。1990年国家实施开发开放浦东战略,1993年浦东新区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历经17年的大开发、大开放、大建设,浦东初步建立起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框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2006年,浦东新区面积532.7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87.55万人。

浦东新区大力推进产业升级、功能开发和制度创新,充分发挥了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1990年,浦东新区增加值仅为60.24亿元,用10年时间突破1千亿元,之后仅用4年时间跨上2千亿台阶。2006年,浦东新区增加值已达2365.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4%;比1990年增长13.9倍,平均每年增长18.4%。

浦东新区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至2006年末,已有97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在浦东投资了14910个项目,吸收外资合同金额达356.43亿美元。在浦东注册的国内各省市办的各类企业10276家,注册资本685.22亿元。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加快金融机构集聚,金融市场体系逐步完善。至2006年末,已有380余家中外金融机构集聚贸易区。一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国内大企业(集团)总部相继进驻。会展旅游功能也不断拓展。全年贸易区内共举行大型会议1687次,各种展览88次,其中国际性展览73次。

外高桥保税区的物流、仓储和港口功能进一步增强。2006年,保税区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1344万吨,比上年增长6.6%;集装箱吞吐量1373万国际标准箱,增长7.9%,占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的63.2%。全区物流企业营业收入1771亿元,增长21.4%。至年末,保税区已有2700多家企业与世界160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贸易往来。

金桥出口加工区产业功能不断提升。2006年,加工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467亿元,比上年增长15.9%。主导产业引领作用进一步显现。全年电子信息、家用电器等主导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00亿元,占加工区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全年加工区新批外资项目88个,实际利用外资6.37亿美元。

张江高科技园区科技“聚焦”优势明显。至2006年末,园区内已有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268家。全年区内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总产值179亿元,比上年增长37.1%;生物医药制造业总产值49亿元,增长16.4%。至年末,已有国家射频识别产业化(上海)基地、诺华和辉瑞公司的研发中心、雷允上公司及其中药研究所、杜邦大中国区总部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公司入驻园区。

五.社会生活

1.居住条件

居民居住质量不断提高。2006年,全市建成居民住宅2746.8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6%。一批批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安全便捷的住宅纷纷建成并投入使用。至2006年末,全市花园、公寓占4.9%,普通商品住宅占89%。市区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6平方米,比2000年末增加4.2平方米;人均使用面积达到22平方米,增加5.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房屋居住面积达60平方米。至2006年末,享受廉租住房政策的家庭达到22397户。

2.居民收入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据抽样调查,2006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668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工薪收入13962元,增长12.5%。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9213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工资性收入6892元,增长8.4%。

3.居民消费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不断增加。据抽样调查,2006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14762元,比上年增长7.2%。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5.6%。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006元,比上年增长10.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8%。

4.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保障标准提高。至2006年末,上海共有772.41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476.4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39.76万人参加小城镇社会保险;279万人参加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18.66万家城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共747.64万人加入城镇职工、自由职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至2006年末,职工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750元/月,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320元/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2560元/年。

5.福利与救助

社会福利与救助覆盖面扩大。至2006年末,全市共有养老机构505家,床位5.97万张。拥有社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108家,社区助老服务社233个。至年末,全市共有53.19万人享受政府救助。2006年,全市共有6.28万人次的大病重病患者获得医疗救助,累计支出医疗救助金7680.6万元。至年末,全市建立、完善240所“阳光之家”,接纳智障人士进行康复活动。全年新办福利企业30家,新安置504名残疾人就业。

六.城市建设

1.城市建设投资

上海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加快推进。2003—2007年,全市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累计达到4754.81亿元,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7.2%。城市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为进一步改善上海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城市综合功能创造了有利条件。

2.重大城市建设工程

上海紧紧围绕城市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科学统筹,加快推进,相继建成了一批跨黄浦江的大桥、隧道、高架路、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国际机场、洋山深水港等标志性重大城市建设工程。2007年,上海重大工程建设完成投资869.92亿元。年内6号线、8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4号线修复段和1号线北北延伸段等“三线两段”轨道交通项目、罗泾港区二期、浦东机场扩建等重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或基本建成并投入试运营。

3.城市绿化

至2007年末,上海城市园林绿地面积3.18万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1.39万公顷。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01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从2002年的30%提高到37.6%。近年来,上海相继建成的延安中路绿地、太平桥绿地、黄兴公园、大宁绿地、徐家汇公园、延虹绿地、世博林绿地、滨江森林公园(一期)、广中绿地等一批大型开放式生态景观绿地,使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七.社会事业

1.卫生事业

上海全面推进医疗卫生改革,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进一步改善。至2006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519所。其中,医院505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2所。全市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0.9万人。其中,执业医师4.55万人。全市拥有医院病床9.28万张。社区卫生建设有序推进。年末全市已建成22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0所郊区村标准化卫生室。

2.文化设施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加快文化设施的建设,相继建成了上海博物馆新馆、上海图书馆、上海大剧院、上海书城、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上海科技馆、东方艺术中心、东方绿舟等一批多功能、现代化大型文化娱乐场所。至2006年末,全市拥有市、区(县)文化馆、群众艺术馆26个,艺术表演团体96个、公共图书馆28个,档案馆41个,博物馆106个。

3.文化事业

2006年,成功地举办了俄罗斯年“圣彼得堡周”、第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等一系列国内外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在全国和国际性重要文艺评奖中,上海共获奖133项,其中京剧《廉吏于成龙》被评为2005—2006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全年博物馆共接待观众1114.5万人次。

4.竞技体育

上海拥有先进完善的体育比赛设施,每年承办一系列国际国内重要体育赛事。2006年,上海成功地举办了F1世界一级方程式上海站锦标赛、特殊奥运会上海国际邀请赛、网球大师杯赛等28项37次国际体育赛事和33项55次国内重要体育赛事。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在全国最高级比赛中,上海运动员共获得34.5枚金牌,位列全国第二。在第十五届多哈亚运会上,上海运动员共获得23.5枚金牌,平1项世界纪录,打破1项亚洲纪录和2项亚运会纪录。

5.全民健身

群体性体育活动深入开展。2005年,上海成功举办了第十届全民健身节等10余项大型群众性体育活动和赛事。社区健身设施投入力度加大。至2005年末,全市共建成街道(乡镇)健身苑201个,居(村)委会健身点4345个,安置各类健身器材5.65万件。

八、名胜旅游

1.名胜古迹

上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城市。至2006年末,上海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65处。迄今仍保留着我国唐、宋、元、明、清以来的若干古迹和富有特色的园林。

2.革命遗址

上海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历史传统的城市,留下了无数革命者的足迹和不少革命遗址。 主要有中共一大会址、中共二大会址、孙中山故居、鲁迅故居、周公馆、毛泽东故居等。

3.旅游景观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相继建成了一批享誉国内外的功能性建筑,构成了迷人的都市风景线,同时也成为上海的旅游新景观,向世人展示了上海的新风貌。主要有外滩、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人民广场、金茂大厦、上海海洋水族馆、上海新天地、上海科技馆。

4.饮食购物

上海素有“美食天堂”、“购物乐园”之称,拥有世界各国的饮食文化和经典时尚的购物激情。目前拥有3万多家中式、西式、休闲型、快餐连锁型餐饮企业。西餐汇聚了意大利、法国、日本、葡萄牙、印度等30多个国家的风味;中餐汇聚了苏、锡、宁、徽等近20个地方风味,著名的有老城隍庙、吴江路、云南路、黄河路、乍浦路、仙霞路等饮食文化区。中华商业第一街南京路、繁华高雅的淮海路是闻名全国的商业大街,正大广场、港汇广场规模巨大,恒隆广场、美美百货云集顶级品牌,时尚商品、大众用品等不胜枚举。

九、历史沿革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大约在六千年前,现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陆,东部地区成陆也有两千年之久。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曾经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上海别称为“申”。公元四、五世纪时的晋朝,松江(现名苏州河)和滨海一带的居民多以捕鱼为生,他们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扈”,又因为当时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

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上海地区属华亭县(现今的松江区),范围北到今天的虹口一带,南到海边,东到下沙。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断淤浅,海岸线东移,大船出入不便,外来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条支流“上海浦”(其位置在今外滩以东至十六铺附近的黄浦江中)上,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元朝中央政府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上海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

16世纪(明代中叶),上海已成为全国棉纺织手工业中心。公元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在上海设立海关。19世纪中叶,上海已成为商贾云集的繁华港口。鸦片战争以后,上海被殖民主义者辟为“通商”口岸。1949年5月27日,上海获得解放,开始新生。

上海的解放,揭开了上海发展新的历史篇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人民经过50多年的艰苦奋斗,使上海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1978年以来,上海不断扩大开放,深化改革,逐步走出了一条特大型城市发展新路,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并正向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和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