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公教育旗下网站-【考考公务员网】(www.kkgwy.com)更简洁易记!

考考公务员网

首页 > 申论 > 申论技巧

申论技巧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农村文化建设

2014-02-15 20:59:01申论技巧128 收藏
[!--smalltext--]

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头绪很多、任务繁杂,各方面工作应该看成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衔接、不可分割的系统。要从实际出发,抓住重点,协调各方,互相促进。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要以发展农业生产为基础,以推进产业化经营方式的改革为依托
新农村文化建设离不开且依赖于农村的经济基础和农业生产发展。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决定精神。古人曰:“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首要的前提和要求就是“农村生产发展”。这里有两重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发展,解决了农民的温饱,使之达到小康水平,富裕起来,相应的才有更高的文化需求,农民也有闲暇创造和享受文化产品或商品,才能有丰富的文化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前提和保障。二是指一定的生产方式决定人们的思想水平的精神境界。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农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就是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的过程。现代农民的基本标志就是掌握并能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于新的生产方式中,这种新的生产方式必然是以规模经营、产业化经营为特征的生产方式。建立在这种生产方式基础上的农民,才有可能树立起新的集体主义意识、现代科学意识、现代市场经济观念、团结协作精神等等。
我国的农业、农村发展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土地经济效率低;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当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走出去以后,才有可能在土地上实行规模经营或有效益的经营。目前国家在农业上的投入是建国以来最多的。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但是农民仅仅靠单干种粮仍然难以从温饱走向富裕。从国内外农村发展经验来看,农村的发展需要农民组织起来。有统一的经济基础才会有统一的思想文化。凡是农村发展较好的地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都相当高。组织化程度提高能摆脱当前农村的松散状况;能够将农民的劳动力集聚起来,形成发展的合力;农民协会组织作用的发挥有助于农民的社会地位提高,表达意愿的机会增多,促进政治活动的参与和主体意识的增强,扩大农民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改变其弱势地位,从根本上推动农村发展。另外,规模经营和集聚发展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按照农业发展的经验,土地面积在50 亩以上才形成规模,农业的效益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因此,当前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同时,应进行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体制创新。这里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加快土地流转制度的建立——以村为单位,在不改变土地性质和当前承包责任制性质的基础上,通过租用或农民按土地面积入股的方式,将土地集中到企业手中,实行大规模有效经营。二是农业金融贷款机制的调整——积极推动金融贷款抵押改革,建立土地使用权抵押制度。组建农业企业,根据市场需要,统一规划、安排生产、面向市场自行销售,政府要采取适当的保护性措施;对于剩余劳动力,企业可以有计划地集中培训解决就业。这种方式较之企业+农户+市场的模式,更稳妥可行,风险小,因而具有发展前景。
二、以培育新型农民为主线和根本
建设新农村的主体首先是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新农村建设就是要以农民为本,要把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现实需要当作农村发展、农业进步的根本目的。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就是我国九亿农民生产增长、生活富裕、地位提高、农民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的过程。只有把农民培养成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的新型农民,才能使农业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形成持续推动建设新农村的力量源泉,才能让农民共享和使用农业科技成果,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才能提高农民务农和转移就业的能力,形成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才能使农民崇尚科学、崇尚文明,形成农村良好的社会风气。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的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普遍发展的综合概念,是建立在现代农民科技知识和文化知识普遍增长的基础上的。目前我国农村有文化的青壮年男女劳动力严重不足,受过初、高中以上教育的青年劳动力基本上都离开了农村,经过农业专业技能培训教育的人更少,目前留守农村的大多是老、弱、病、残等。只有开展有计划的农业专业技能培训教育,才能留住农村劳动力,才能留住人才。
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发挥好统筹、协调、组织和服务的功能,搭建好工作平台;要充分利用教育、科技、文化等各行业、各部门的现有资源,形成农民教育培训合力;要把培训内容农民是否需要、培训方式农民是否接受、培训结果农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农民教育培训效果的标准,大力开展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建立起一支农业产业职工队伍,并把这种培训制度化、经常化。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进一步按照“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等远程教育培训手段的优势,以培养新型农民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和科技文化水平;以培养适应城镇化、工业化需要的产业工人为重点,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以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为重点,积极参与“百万中专生计划”,培养具有中专学历的实用人才,提高他们带头致富和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能力。
三、以加强农村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
农村先进文化的传播和文化建设需要有载体,无论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话、网络,还是文化馆、图书室、电影院、演出团体等都是传播文化必不可少的物质载体。与它们相关的组织结构、组织形式、所有权、使用权、支配权以及投资体制、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等构成农村文化体系问题。一个时期以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要通过三个层面来体现:一是国办文化机构的推广,主要由遍及城乡的文化馆、文化站来承担日常的农村文化建设,如培训、指导、举办活动等;二是各级各部门每年多次的“送文化下乡”服务;三是农民自办文化活动。由于长期的“一手硬、一手软”、 “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发展”、“重城市发展,轻农村建设”,实际上形成了经济社会扭曲发展的局面。即使在农村也出现了农民生活发展了,而文化则相对滞后,甚至有所倒退的现象。文化资源日益向城市集中,高质量的文化精品节目很难同步和平价地与广大农民文化消费者见面。而在“国办文化”机构延伸的县乡层面,因文化体制老化、设施不全、经费短缺、编制减少、人才流失、场地被挤占、活动日渐稀疏,使主流文化、公益性文化的覆盖、发送、传输、接收产生严重问题,使渠道不畅、接收平台受损,传播落空,主导作用丧失。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渐萎缩,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和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的需求。
加强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有效的主流文化接收平台。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县文化馆要具备综合性功能,图书馆要加强数字化建设,乡镇要组建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村级要建立文化活动基地。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在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方面的作用,把中小学建成宣传、文化、信息中心。在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要给乡镇文化站配备多功能流动文化车,以便开展灵活、多样、方便的文化服务。
四、以发展有农村特色的先进文化为内容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引领农村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保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支持。当前我们要坚持用科学的理论引领新农村建设,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贯穿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要努力营造浓厚舆论氛围支持新农村建设,切实加大对“三农”工作的宣传报道力度,动员和激励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动员和激励社会各方面积极支持、参与和服务新农村建设。要深化精神文明创建促进新农村建设,引导农民群众移风易俗,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文明素养。
近年来,湖北省实施“村村通”工程,使绝大多数地区的农村农户安装上了电视,有的村民还安装了电话,买了手机,应该说硬件方面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农村文化在软件方面,却远远跟不上农民日益发展的需求。绝大多数农村地区没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农民看不到新报纸、新杂志、新电影,文化活动方式单调、内容贫乏甚至低俗。不少家里的VCD 中播放的多是好莱坞的大片、香港的武打片和粗制滥造的低俗的影碟、光碟;有些地方赌博盛行,封建迷信活动猖獗,落后腐朽思想沉渣泛起,宗派势力、地方黑势力横行乡里。
民族民间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增长点。近年来受到西方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民族民间文化出现断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如邻里之间互相帮助、礼尚往来、群体观念、大局意识等优秀文化以及乡村淳朴民风都受到严重破坏,有的地区几乎不复存在,替代为自私自利、金钱至上、损人利己、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和落后的思想观念,造成人人自危、家家不安,失去诚信、友谊和互助。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要积极挖掘民间艺术和民族文化传统的精华,加强对农村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表彰传承民族传统、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结合生态农业的建立,保护好比较完整并具有特殊文化价值的村落和特定地区,建立“民俗村”,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逐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机制;要利用地区的民族传统与现代文明相结合,进行以传统美德为核心的乡村文化建设,教育农民,激发民族感情,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和谐的社会氛围,找回失落的文明,塑造新型民居环境,提升农民的主体意识和现代生活观念。启发、唤醒和发挥农民自身的智慧、合作精神、自主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科技文化短缺,农民在日益边缘化的社会中失去了话语权。问卷调查显示农民最缺乏的农村实用科技,农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仅为城市居民的1/6,农民享受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公共服务的机会远低于城市居民。虽然我省相关单位年年要组织科技下乡,送科技到田间地头,但由于缺乏适时的培训和辅导,农民的科技素质还是很低,制约了农业的发展。科技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动力。要加大科技教育投入,要推动我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最重要的就是要使农民掌握能够参与并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大量的农业科学专业技术,培养出一批农业现代化的能人,优化整合农业科技队伍,为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科普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五、以开展服务农村的形式多样文化活动为纽带
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具有娱乐身心、移风易俗、沟通人际关系、提高人的文明素养的特殊功能,也是人们的基本活动与基本需求的重要方面。我省各地农村曾开展过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如“十星级文明农户”评比活动、深入开展“讲文明、讲卫生、改陋习、树新风”活动,重塑尊老爱幼、知书识理、热爱自然等传统道德文化,使村民正确应对当前改革开放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送文化下乡”活动自90 年代以来,成为国家和各级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最好支持的典型形式,这项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繁荣了农村文化市场。然而,这种自上而下的“送文化下乡”只是一种国家政府行为,不属于市场行为,也不可能按照市场运行规则来运作,更不可能对农民消费者作出任何承诺,只是基于道义与政治的愿望和目的。因此要满足广大农民的文化需求,一方面要遵循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规律,另一方面,政府在公益事业的发展中,可以选择采取多样的文化运作形式,将它制度化、规范化,提高质量、增加密度、扩大范围,降低成本。
农民自办文化活动,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生现象,在一些地方蓬勃开展,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有力补充。农村文化的繁荣发展最终还是靠农民。民间文艺表演团体来自民间,成长于民间,服务于民间,是基层演出市场的主力军,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但是农民这一社会的弱势群体,特别是在文化创造和消费方面,由于素质、资金等原因,使农民自办文化活动困难重重,人才短缺、资金短缺、品位不高,急需政府和全社会的指导、引导和支持。政府要鼓励创造、提高品位,引导农民探索创新新的民间文化形式,支持乡村自办文化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