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公教育旗下网站-【考考公务员网】(www.kkgwy.com)更简洁易记!

考考公务员网

首页 > 申论 > 申论技巧

申论技巧

2010年国考热点之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

2014-02-15 21:08:07申论技巧113 收藏
[!--smalltext--]

1.社会监督功能——网络监督

网络监督的作用

积极作用:

一,网络监督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维护党和政府形象。

第二,网络监督有助于促进党员干部转变作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第三,网络监督有助于提供腐败行为线索,打击违法犯罪。

消极作用:

第一,由于网络监督的匿名性,网络监督所提供的线索往往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甚至有“网络暴力”,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

第二,网络监督具有很强的偶然性,是一种非常规监督。

第三,网络监督虽然具有广泛性,但不是平均抽样,代表性需要打一定的折扣。

做好网络监督引导规范工作

第一,要积极引导,依法规范。

第二,把握重点,讲究艺术。

第三,加强研究,形成机制。

2.信息传播功能(信息检索)——人肉搜索

人肉搜索的评价

利:一是方便信心查询,提高办事效率。二是净化社会空气,方便草根监督。

弊:一是“人肉搜索”容易侵犯公民权利。二是容易诱发犯罪。

“人肉搜索”应对措施:

一是开展网络实名制。

二是加强对论坛的管理和信息审核。

三是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四是加强培训和宣传引导。

3.舆论导向的功能——网络群体性事件

网络群体性事件类型

网络群体性事件有大体上三种类型,并呈现出网上、网下群体性事件联动的特点。

一是“现实与虚拟并存型网络群体性事件”。

二是“现实诱发型网络群体性事件”。

三是“现实诱发网内网外变异型群体性事件”。

网络群体性事件特点

一是传播迅速。

二是更容易产生冲动。

三是规范管理方面存在空白。

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对策

一是健全法律法规,实施网络实名。

二是做好教育工作,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是使政务公开,政策透明,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四是政府电子政务部门要时刻关注重点社区论坛。

五是快速反应,厘清真相。

4.文化传承和公众教化的功能——关键是网络承载的内容

 高尚的、积极的网络文化内容——参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庸俗的、低俗的网络文化内容

  网络低俗文化主要原因

第一,低俗之风盛行满足了一部分人的社会心理。

第二,传媒受利益驱动。

第三,技术条件为网络低俗之风提供了传播渠道。

第四,当下社会环境的影响。

第五,缺少法律和技术上的监管。

治理网络低俗文化对策

第一,  建立贯穿全社会的信息安全预警系统

第二,  逐步实现网络实名制,不断强化不良信息治理的力度

第三,  完善网络不良信息的举报与受理制度

第四,  落实责任追究机制,净化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