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公教育旗下网站-【考考公务员网】(www.kkgwy.com)更简洁易记!

考考公务员网

首页 > 综合知识 > 公共基础

公共基础

《现代中国历史》通史复习资料

2014-02-15 20:21:17公共基础104 收藏
[!--smalltext--]

一、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和经济

 (1)人民政协的召开和开国大典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了国家各方面的方针政策,规定了新政协的性质和地位。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举行。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起了第一而五星红旗。新中国诞生了,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台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国初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2)西南和西藏地区的解放

【选修4】  1949—1950年,邓小平和刘伯承遵循中央制定的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部署,解放大西南。1951年,邓小平按照中央指示,派军进入西藏,终于使西藏问题和平解决。

 (3 ) 国民经济的恢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领导人民恢复发展经济,到1952年,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

 2.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1) 工业化建设的成就

【选修4】1953年,根据毛泽东的建议,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不能造飞机、汽车,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鉴于这种情况,1953年,国家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到1957年,我国新建了飞机制造、汽车制造、钢铁及重型机械等工业部门,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2) 三大改造的完成

在“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广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走合作化道路;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了全行业公私合营。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3.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行使固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普选产生,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9月.第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是我国第一部}十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最高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和多党合作制度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受到各民主党派的拥护。

 (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民族区域自治做了更加明确的规定。

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机关。内蒙占自治区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省级自治区.后来新中国在新疆、广西、宁夏、西藏先后成立自治区,形成了五大省级一治区.还建立了一百多个自治州、自治县(旗).少数民族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1956一1966)

 1.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 中国“八大”的正确决策

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根据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的形势.大会指出,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精力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中共“八大”作出的决策是正确的,但在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这些重要的决策没能坚持执行。

 (2) 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我国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随后,毛泽东积极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等重要思想。

 2.经济建设的严重失误

(1)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接着,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1959一1961年,我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2)国民经济的调整与恢复

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党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1956—1966年,我国经济建设虽经历了许多挫折.但在一些领域也取得熏大成就。例如,在这十年间,我国建成大庆等油田,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1.“文化大革命”的起因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林彪、江青等人利用和助长r毛泽东的错误,导致“史化大革命”的发动。

2.民主法制的严重破坏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许多领导干部、知名人士和学者被抄家、批斗,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失去了保障,遭到严重践踏。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刘少奇曾以宪法为武器进行抗争,但没有任何效果。

    随着“造反派”全而夺权运动的展扦,各级国家机关陷于瘫痪,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党派政治协商制度遭到了破坏,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断。

3.国民经济的严重破坏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不久,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企业管理制度废弛,工人离岗,企业停工停产,同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造成了重大损失。

4.纠正“文革”错误的努力

  “文化大革命”中,邓小平被扣上“中国第二号走资派”的帽子,失去一切职务,被下放到江西劳动。“文革”后期,邓小平复出,周恩来病重,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而对“文革”的混乱局面,邓小平进行了全面整顿。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伟大的历史转折

  (1)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粉碎“四人帮”后,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指导方针,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说明“左”的指导思想并未从根本上改变。

    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掀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形成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拨乱反正、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奠定了思想基础。

    【选修4】邓小平指出,一个人讲的每句话都对,一个人绝对正确,没有这回事;毛泽东同志说,他自己也犯过错误。邓小平认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2)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中全会召开。会议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决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这次会议实现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转折。

 2.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1) 平反冤假错案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共产党拨乱反正,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并在全国范周内开展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

 (2) 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

在平反冤假错案的同时,我国法制建设步伐加快。1982年颁布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后来,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各项法律法规也相继出台。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方针的执行奠定了基础

三中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得到恢复和发展。

1998年,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改变了过去由上级任命村委会干部的做法,采取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的办法产生村委会干部,进一步扩大了基层民主。在我国农村,民主选举、村民自治的基层民主选举制度不断发展,推进了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

(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完善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到恢复。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临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3.经济体制改革  

(1)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节首先从农村展开。“文革”结束后,安徽、四川的一些农村开始实行生产责任制,得到中央的肯定。不久,在全国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包产到户为主耍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和分配的自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安徽风阳县小岗村首创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促进粮食生产大丰收,第一次向国家交售了公粮。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仁制的普遍推行.我国在农村废出人民公社体制,建立乡镇体制.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通过扩大企业自主权、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等措施,企业引入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4.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 经济特区的创办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对外开放的方针。我国根据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众多等有利条件,决定在两省创办经济特区。

 1979年,邓小平在与广东省领导淡话时说:“划出一块地方.叫做特区.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已搞,杀出条血路来。”

从1980起,我国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扛个经济特区。

深圳作为最早创办的经济特区,迅速从一个贫穷的边陲渔村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城市。

(2) 沿海经济开地区的开辟

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随后,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闽南三角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90年,中央又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

 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各地还出现了一大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外开放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形成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包括内陆省会开放城市)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 邓小平南方谈话

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进行考察,发表了重要讲话。

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提出著名论断:“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强调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