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公教育旗下网站-【考考公务员网】(www.kkgwy.com)更简洁易记!

考考公务员网

首页 > 综合知识 > 公共基础

公共基础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5)

2014-02-15 20:33:29公共基础131 收藏
[!--smalltext--]

1.中共十五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 B  )
A 同经济体制改革是一致的            B 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C 同思想道德建设是一致的            D 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一致的
2.邓小平“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是指(C  )
A 一手抓经济,一手抓建设                       B 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开放
C 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       D 一手抓革命,一手抓生产
3.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A  )
A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B 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C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D 继承和吸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
4.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 A  )
A 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B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C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D 实现以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生活环境为主要标志的城乡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
5.在对待祖国传统文化遗产这个问题上,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D   )
A 全部继承     B 全部否定       C文化复古主义    D 批判地继承
6.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是(  D  )
A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 服务改革,百家争鸣
C 促进改革,百花齐放           D 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
7.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针是( C  )
A 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              B 促进物质资料的生产
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 增收创收,发展经济
8.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解决的是( C )
A 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水平问题          B 整个民族的精神文明程度问题
C 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的智力支持问题
D 我国的文盲半文盲人口较多的问题
9.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主要包括( A )
A 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B 共同思想和最高思想教育
C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D 思想道德建设和经济建设
10.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是( C )
A 党的基本路线    B 党的基本纲领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党的基本经验
11、现价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D )
A、向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迈进          B、 赶上并超过发达国家
C、"一国两制",统一祖国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2、社会主义除具有其政治特征和经济特征外,还有它的精神特征,这就是( B  )。
A、剥削制度的消灭和生产资料的公有。B、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按劳分配。    D、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     
13、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   C  )当作中心。
A、改革开放        B、精神文明建设
C、经济建设        D、民主法制建设
14、在对待西方文化问题上,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D  )。
A全盘肯定         B全盘否定
C全盘西化         D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15、思想道德建设要以(  A  )为核心。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诚实守信           D反对个人主义
16、思想道德建设要以(   B    )为原则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诚实守信           D反对个人主义
17、思想道德建设要以(   C    )为重点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诚实守信           D反对个人主义
18、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始终都要以(   A  )为出发点和归宿
A培育社会主义的“四有”公民         B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实现共产主义
19、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A   )的基本方略
A依法治国                  B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以德治国
20、2001年1月,江泽民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首次提出了(   D )的治国方略
A依法治国                  B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以德治国
21、法治与德治相互补充,其中(  A  )是前提
A法治    B人治     C宏观调控     D德治
22、(  B  )是先进文化“三个面向”的核心。
A制度创新         B文化创新
C科技创新         D法治创新
23、(  B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
A.1978年    B.1979年     C.1981年      D.1986年
24.( C  )年,叶剑英发表了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
A、1978年     B、1979年      C、1981年      D、1982年
25、“三通”是指(  A  )。
A、通商 通航通邮              B、通讯  通邮  通航
C、通话 通邮通商              D、通商  通航  通讯
26.“一国两制”是针对( D )问题提出的。
A、香港      B 澳门      C、港澳台      D、台湾
27.( B )是实行“一国两制”的大前提。
A、坚持共产党领导          B、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B、 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28、“一国两制”中的特别行政区( D )。
A、行使地方政府的权力    B、享有完全自治
C、享有立法权                D、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29、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出发点是(  A  )
A、爱国主义     B、国际主义    C、社会主义    D、民族主义
30、实行“一国两制”的基础是( A  )
A、国家的繁荣昌盛        B、国家军事实力的增长
C、国家物质文明的提高    D、国家的和平统一
31、实行“一国两制”的外部条件是(  D  )
A、国际环境的繁荣昌盛
B、国外军事实力的增长
C、国外物质文明的提高
D、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32、(  B  )是实行“一国两制”的核心。
A、坚持共产党领导      B、 实现祖国统一
C、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D、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33、实行“一国两制”力求以( B   )方式实现祖国统一
A、军事   B、和平   C、妥协    D、谈判
34、台湾问题的本质是( A)
A、中国的内政问题          B、中国同美国的关系问题
C、中国同日本的关系问题        D、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
35、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就是( A  )
A、承认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不能分割
B、承认中国可以采取任何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承认中国采取和平统一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承认外国不能干涉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
36、根据“一国两制”构想,港澳台特别行政区必须由谁治理( C  )
A、港澳台人
B、中央政府委派的官员
C、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澳台人
D、港澳台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爱国者
37、台湾和大陆和平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享受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更高的自治权利,主要体现在( A )
A、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B、拥有立法权 C、拥有终审权  D、拥有独立司法权
38、“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和平统一祖国的伟大战略构想,它是( A  )
A、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国策
B、一个主要针对港、澳的基本国策
C、一个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D、一个对内改革的基本国策
39、邓小平第一次使用“一国两制”的概念是在( A )
A、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会谈中
B、与美国总统里根的会谈中
C、与前苏联总书记戈尔巴乔夫的会谈中
D、与台湾当局权威人士的通信中
40、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不享有(   )
A、对外代表中国的权利       B、行政管理权    C、立法权
D、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