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公教育旗下网站-【考考公务员网】(www.kkgwy.com)更简洁易记!

考考公务员网

首页 > 综合知识 > 事业真题

事业真题

2006年山东省选调生考试申论真题及优秀范文解析

2014-02-16 13:12:17事业真题115 收藏
[!--smalltext--]

 

申论材料是一组关于现在富人的家庭如何教育子女的问题的材料。材料一列举了一大堆如何溺爱孩子,如何教育不当,如何让孩子过早的介入一些社交场合,过多的介入孩子的个人生活缺乏挫折教育等。材料二列举了几个事例,几个是溺爱孩子,用几十万给孩子请家教等等的事倒.有的企业家,重金让孩子进重点高校,要么就出国留学,等等,让孩子有个更好的平台。最后一个事例是举了个正面的事例:一个企业家虽然家庭很有钱,但是却不给孩子太多的零用钱,家庭教育相当正确。
     申论要求:1、富人教育孩子与正确的教育有着一定的差距,请简要说各自的表现.不多于80字(8分)2、列举了五个富人的观点,请选择出两个不正确的观点,并对其中一个进行详细说明。3、请就我国现在部分贫困家庭孩子不能上学的现况,对“殷实的家底与个人的拼搏”进行议论,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左右的议论文。
评分要素:
第一题:分方面写的表现,富人比较注重对孩子物质方面的满足,但是正确的教育方式应该是在物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精神方面对孩子的满足。
第二题:选的是A和C。论述了一下选A的理由,把题干中的正确的方面进行了整理,加以论述。分条列款写明理由。
第三题,今年的申论论述题出得很差,简直就是一篇高考作文,就事论事。我们觉得,应该上升到一定高度才醒:在关注教育公平的同时,注意改革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健康成长。随社会贫富差距加大,教育也成显出不公平性,这严重阻碍青少年的发展,同时也让家长产生一些不正确的教育理念(等等)。富裕家庭学生教育问题,既是教庭教育问题,也是社会教育问题,更是政府应该关注的问题
也就是说,我们是在进行的公务员考试,考查的是行政的综合素质,一定要站在公务员角度思考问题:所有的问题都是政府没有做好工作而导致的。这是坚定不移的。包括出现的学生喜欢名牌、富裕家庭下决心培养孩子、一些家庭没有时间照顾和教育孩子,这是家庭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这说明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政府应该推动教育改革,提供更好的公共教育资源,适应社会的需要。也可以写教育改革也要与时俱进。或者写在关注教育公平的同时,注意改革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健康成长。还可以写富裕家庭学生教育问题,既是教庭教育问题,也是社会教育问题,更是政府应该关注的问题。例如下面一篇,就把握得很好:
让明天的太阳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俗话说:教育应平等,发展看个人。当前我国存在富人送子女进豪华学校,穷人为上学发愁的问题。
富人为了子女收到良好的教育,所以花血本送孩子出国进名校等等,但缺乏一种挫折教育和精神上的教育(细述)子女缺乏建议的品格和正确的追求,其教育结果实与希望背道而驰的,家底厚并不意味着子女今后发展好。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现实基础上(细述),反而会取得好的成绩,自我的拼搏功不可没。
随社会贫富差距加大,教育也成显出不公平性,这严重阻碍青少年的发展,同时也让家长产生一些不正确的教育理念(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单靠个人和政府能解决,而是要全社会齐心共管:
首先政府推公平教育权,增加投入,发展义务教育,让穷人能上的起学。(细述)
其次家长要有正确的观念,对孩子的教育不仅物质上保证,还要注重精神上的培养,帮助引导正确的教育观。(细述)
再次社会要提供给子女更多的锻炼机会,特别是学校。转变教学机制,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细述)
最后,学生自己要明确今后的道路要自己走,不要坐吃山空,要懂得自我拼搏。(细述)
和谐社会要求公平,教育公平不能忽视;节约型社会要求资源整合,富人优质的教育资源也要进行整合,子女懂得节约,艰苦奋斗;改革体制创新要求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也要进行改革创新。这三点做好了加上每个人正确的……观,相信不管是穷人家的太阳还是富人家的,都会在明晨同一起平线上冉冉升起。
 
                                                    某省选调生试题
二、给定资料
2006年7月15日,温家宝总理视察河南期间,随机停车走进洛阳市孟津县送庄镇西山头村的村民家中。当地村民李剑雷因不满洛阳市区搞创建禁止进城卖桃,向总理“实话实说”,总理现场办公,解决送庄镇桃农进城卖桃难题。在温总理过问农民卖桃难的当天下午,洛阳市、孟津县有关领导就在送庄镇召开了现场会。会上决定,向果农发放进城直销特别许可证,洛阳市新增季节性瓜果销售点62个,果农持证进入市场。果农进城自设摊点销售,城管部门要执行首次不处罚政策,主动引导果农进入市场销售。向总理反映卖桃难,送庄镇桃农为自己争得了卖桃的便利,也为其他县种植瓜果的农民叩开了进洛照市直销的绿色通遭。洛阳市一夜之间就高效率地解决了桃农进城卖桃难题。
河南洛阳这一幕,与三年前重庆云阳那一幕是何其相似! 2003年底,总理也是在考察工作时“突然中途下车”,与一位叫熊德明的农村妇女进行交谈,这位农妇的一句“实话”引出了总理亲自帮她讨薪,她第二天就拿到了被拖欠的工钱,“农民工欠薪问题”也因此被提上了公共议程——时隔三年,只是由“讨薪”变为“卖桃”,同样的场景如此相像地重演一次!
新华网9月18日报道,11岁的安徽省阜阳市女孩杜雪雪为了给身患白血病的妈妈治病,给国务院写信,国家信访局很快回复,阜阳市教育局领导见信后,专程到医院看望了杜雪雪的妈妈,并立即决定:免去杜雪雪的学费。
熊德明和李剑雷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偶然地遇到了总理;小女孩杜雪雪是幸运的,她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写给国务院求助的信得到了国家信访局的及时回复。相比之下,山西运城那位叫李爱芳的农妇是多么的不幸:今年山西运城西瓜卖到2分钱一斤,农民张百望到临猗县城卖瓜,中午返家途中,三轮车被临猗县交通局卓里稽费所扣住,要求缴465元的养路费。张百望身上的钱不够交费,打电话让妻子李爱芳送来。电话中李爱芳一直抱怨瓜卖不了,车怎么又被扣了,当日下午,李爱芳上吊自杀。
《华商报》8月3日报道: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长安分局,利用更名挂牌之机索取涉药单位赞助费,中央纪委、陕西省纪委、西安市纪委组成联合调查组,严肃查处这一严重违纪问题,分局主要领导及相关人员已经受到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
《华商报》这则新闻颇让人惊诧。所惊之处不在于开门收“红包”的嚣张,而在于对于这样一起情节并不复杂,是非相当明确的事件,竟然又是“惊动了中纪委”,是由一个“中央级别单位牵头”的调查组给出的处理结果。事实上,一段时间来,由中央部委介入或牵头的“中央级”调查组频频出现:从比较复杂的“哈尔滨天价药费事件”、“齐二药假药事件”,到算不上复杂的“陕西潼关乱收费事件”、“药监局索贿事件”,再到一个中等城市搞地方保护主义造成猪肉价格畸高事件,都需要中纪委、最高检察院或国务院相关部委的调查组、检查组一竿子插到底地处理,才能期
待给出一个明确、正义的说法。甚至像农民工欠薪问题、农产品难卖问题,眼睁睁地摆在那儿许久无人过问,直到国务院总理表态了,发火了,地方上才“迅速”解决。如果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什么事情都需要惊动国务院或是总理才能引起重视,这绝非正常现象。
有过考试经验的人都知道,百分试卷,大题有大题的做法,小题有小题的做法,一旦用做小题的方法敷衍大题,或用做大题的手笔解剖小题,便离“考不好”不远矣。治国之道,亦同此理。泱泱大国,政事千头万绪,有国家大事,亦有日常小事。在现代政治的框架下,各有其解,各司其职。并非说中央部委就不能亲力亲为,亦非说地方政府就只能纠缠于鸡毛蒜皮,而是按照一般的权力资源配置来说,中央部委更应该做好全局性、调控性的问题,对地方机构做好指导,而不是如同一个“救火队”一样,在全国各地疲于奔波,去应对本该在基层就应该被解决的问题,比如说猪肉价格问题、桃农卖桃的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说过:“群众利益无小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温家宝总理的座右铭是:“天下最大事,莫非万民之忧乐。行事要思万民之忧乐,立身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常讲“权力就是责任,工作就是服务,公务员就是服务员”,这不能只当作口号喊。每一名公务员,都应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都应该心系百姓,切实树立起“只要关乎老百姓,就是大事”的观念。把为纳税人服务、为群众服务作为一种价值观念来强化,作为一种行为准则来遵循,作为一种基本能力来提高,作为一种日常习惯来培养。不能一手握着人民赋予的权力,一手捧着人民给予的俸禄,对人民群众却漠不关心,麻木不仁。各级干部都应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该拍板就要拍板、该负责就要负责。那种视群众为对立面,处处提防群众的心理,与“科学发展观”,“构建建和谐社会”,以及“执政为民”,“以人为本”是格格不入的,应该彻底摒弃才是。
三、申论要求  
(一) 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