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公教育旗下网站-【考考公务员网】(www.kkgwy.com)更简洁易记!

考考公务员网

首页 > 经验常识 > 考试经验

考试经验

从公务员角度解析公考——方向的重要性

国家公务员,公务员考试,hellip,竞争对手,百度
2016-11-08 09:18:44考试经验353 收藏
[!--smalltext--]

什么是公考?就是公务员考试啊,公考是进入公务员队伍的选拔性考试。有问题吗?没问题。在这个论坛的同学,恐怕是没有不知道的。我们每天绞尽脑汁的去想办法对付公考,去提高行测、申论。我们找各种书籍、经验、视频、录音……有的人为此茶饭不思,有的人为此夙夜不眠,有的人为此辞职备考,等等等等,总结起来就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结果呢?未必尽如人意。
这里谈论的主要是认清公考的本质,寻求提升的最佳路径。一个真心致力于考上的人,是明白其中的代价的。公考到底是考什么呢?表面上是考题目,而实际上是考能力。最近有同学跟我交流,告诉我考了几年,虽然没考上,但是成绩每年都有提高,所以不忍心放弃。然而一个事实是,公考分数的高低不代表什么,因为题目每年的难度不同,分数提高了,未必是学习有提高。那么看什么呢?看名次,而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名次的不稳定是常态,今年省考可能是第5名,而明年说不定是第7名,那么到底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其中说不定还有竞争对手更强了等原因。所以从成绩上分析,根本没意义。我所知道的唯一有意义的,是看你是否进了面试范围,这是一道必须逾越但是特别艰难的坎儿。
所谓的考能力,其实就是考你的行政能力,要清楚是哪些能力,先要解决的是了解公务员是干什么的。百度上解释:公务员,全称为国家公务员,是各国负责统筹管理经济社会秩序和国家公共资源,维护国家法律规定贯彻执行的公职人员。在中国,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编制啊、财政负担工资福利啊这些先不看,也考不到你,我们单看公务员的工作:负责统筹管理经济社会秩序和国家公共资源,维护国家法律规定贯彻执行的公职人员。我的理解,公务员是实实在在搞社会管理的人,是解决现有社会问题的人,是着手操作的人。不论是中央级、还是基层,都要落实在“做”,越往上级越倾向于宏观指导,越往下级越倾向于政策执行,所以公考有“副省级”、“地市级”,甚至很多省考都分了A、B、C类卷,侧重点不同而已。公务员绝对不是坐在办公室长篇大论的人,他们必须对社会负责,承担其责任,问题解决不了,是失职的表现。再直观一些,看看楼主普通的一天:1、早上到办公室,安排一天的工作,大约半小时;2、9:00中准时到集中活动办公室,参与基层工作开展情况督促指导(检查工作);3、下午回来后整理督导情况,形成简单文字总结向领导汇报;4、晚上加班完成一篇讲话的主持词,准备近期一个表彰会议。
那么分析一下这个公务员一天的工作,看看需要什么能力:1、安排一天工作,需要统筹协调能力,把握工作整体性,就好比你做行测,必须把握好做题节奏,掌握好时间要求,否则很容易出现做不完的情况,这叫做胸中有大局;2、参与基层工作开展情况督导,那么需要写督导方案、评分标准、任务分工、车辆安排及人员分组等等,督导期间要指出问题、指导下一步做法,还需要与被督导单位加强沟通,确保他们能够按要求完成整改任务,需要的是文字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数学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还要做到安排得当,统筹兼顾;3、督导后续汇报,需要文字能力,语言能力,这个汇报,文字的东西很书面也很简短,领导可能就其中的细节进行询问,期间必须充分熟悉,不能卡壳,否则领导会认为你督导不认真不仔细,需要的能力是文字写作、汇报能力(语言、记忆、思维,是面试的重要能力);4、晚上加班的讲话主持词,文字材料能力。
当然,并不是每一天都是这样的,作为公务员,也要加强学习,学什么?当然是各种上级精神,国家大政方针,理论研究成果,比如说“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群众路线、三严三实、八项规定……这是开展工作的指导思想,不懂就容易跑偏。如果工作任务不繁忙,办公室里会有一些交流,对一些社会热点展开讨论,都是自发的,比如说近期的电信诈骗,楼主山东人,我们办公室对“徐玉玉事件”讨论的比较多,对电信诈骗的原因、规模、后果、处理都做过一些假设,不论结果如何,我们都是希望能够妥善解决的。有时候我们也讨论公考,因为我所在的办公室,就有取得面试考官资格证的,到外地当过面试考官,有很多有趣的独到的见闻,和一些精彩的回答。
为什么要碎碎念这么多?其实目的很简单,让大家理解公务员的日常,能够对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家看看以上的能力,有很多并不是靠做题,靠听一听课就能够掌握的,必须实实在在的去做。你要说了,这是胡扯,我不是公务员,怎么去做啊?当然是身份模拟。我的观点:考公务员,就要在日常学会公务员的思维,学着当一个公务员,你学会了当公务员,公考成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所以说初识公考,认识到这点非常重要,等于赢在了起跑线上。
一个典型的例子:公职人员家庭子女和参与过行政工作的同学,考上的几率更高一些,大家可以打听一下身边的人。他们长时间的耳濡目染父母和身边同事的工作,必然学会了很多很多。
在这里并不是反对大家做真题,相反我觉得做题是极其重要的,然而基础学习也特别重要,要具备公务员的素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有“实”的思想。公务员不是喝茶看报一天天,是要解决问题的。能够简单高效的解决问题,是核心能力,所以要有办法、有措施,这叫做办事能力。小平同志说过:“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这种思想怎么来?一是要处处留心,多掌握信息经验。现在互联网特别发达,如果你每天都在看八卦、娱乐,那么只能是浪费时间。我们要更多的去关注社会热点,新闻、焦点访谈、专题评论……都是获得信息的好途径。二是要善于总结。也许你不了解政府的办事规则和方法,但是好多的事件,都是有持续性的,比如说哈尔滨“天价鱼”事件,从网上曝光到后续的查处,再到处理,历经一个多月,如果持续关注,将总结出处理此类事件的方法,经验往往是这么来的。一个地区有一个地区的特点,经济、人文、思想理念的不同,造成了管理的千差万别,比如说禁止秸秆焚烧,对于发达地区,投入资金,建好处理设施,加大补助力度,老百姓自然不会去烧。然而有些地区经济不发达,拿不出那么多钱去处理,但是又不能因为秸秆焚烧污染环境,怎么办?很简单,加派人手到处巡逻,直接在田间地头搭个棚子建立禁烧指挥部,发现一起严惩不贷,甚至拘留,没办法,这是工作实际。这就是“实”的思想,不是说立个法、搞个宣传就能解决了。禁烧前期,各个乡镇的宣传车每天都在大力宣传秸秆焚烧的危害和国家政策,但是如果没人去蹲守,肯定是烽火连天。
2、要有“钻”的精神。公务员岗位是个脑力劳动的岗位(当然,警察、城管、乡镇也兼顾体力劳动),很多问题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一些业务也不是接手就会的,需要的是钻研,是想办法,是搞清楚来龙去脉。我们学习也是这样,不论是看书还是做题,更需要的是了解本质,深挖其中的内涵。比如说2011的国考申论——“给定资料5”介绍了汉代王景治理黄河的思路和做法。请概括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800年的主要原因。这种题型其实切合的是公务员工作中的总结提升能力。我们经常会有一些单位,因为工作方法好,工作成效突出,具备宣传价值,这个价值,必须要挖掘,要从其成功找到值得学习的共性,也许单位不同,但是能够吃透精神的话,一样能取得成效,可能安监局的经验同样值得公安局、财政局去学习推广。近期中央台的《焦点访谈》一直在播出精准扶贫,昨天播的是新疆莎车县脱贫的案例,如果仅仅是看到了这个地方脱贫致富了,眼界就太低。因为像莎车县这样的地方,在全国还有很多,大致特点就是地处偏远、人口素质不高、少数民族聚居、语言交流障碍等等,那么当地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解决了这些问题,使当地实现了脱贫,这个经验就值得总结下来并推广开来,如果能着眼于经验的提取和挖掘,那么写作的水平和眼界就必然高了。还有行测的一些题目,我们往往满足于浅尝辄止,特别是一些难题,当时第一次做没做出来,回头看错题的时候,看到答案就满足了,不再去动脑子想一想还有没有更加简便的方法,有的特别难的,看答案都一知半解,于是干脆认为这种题是放弃题……也许很难的题目在真正的考试中是需要放弃的,然而在下面研究的时候,我觉得还是完全搞懂比较好,这代表的是学习的境界。
3、要有“韧”的态度。学习提高,本身需要一个过程,无法一蹴而就。学习需要积累,我们考之前不了解公务员的工作和政府的办事流程,这个需要多留心去总结,多思考,做得多了,很多事情就想通透了,能够实现量变引起质变,怕就怕太浮躁,一星期不见提高就沉不住气了,觉得与其这样,不如再找找看有没有其它捷径。须知饭是要一口一口吃的,学习也得一步一步提高啊。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今天是9月20日,然而国考的招考简章应该还有一个月左右下来,目前考试的气氛基本一点不见。一但简章下来了,各种论坛啊、学习群啊、培训网站啊……简直都是炸了锅了,各种讨论啊、交流啊,热闹非凡,然而只剩下一个月了,又有什么用呢?此时能考上的早就确定了,准备不足的此刻再怎么努力都基本不可能了。还有好多问职位的,还有好多在观望报名人数,甚至有人问我:“我有钱,能不能找100个同学都报考我这个职位,然后他们就是随便考考,我好好考……”这种奇葩问题……恕我直言,以上的想法都是想多了,报名人数再少,也会有高手,与其关心这些,真的不如做一套真题实际。另外一点,考就是考,就拿出决心,因为能够一次成功的真的少之又少,需要忍受孤独的学习,研究独一无二的绝招,进而成为一个高手,一个能考第一名的高手,这个过程也许需要多次考试的洗礼,需要坚韧不拔。
经过公考并坚持到底,最后成功上岸,是一次宝贵的人生经历,这个经历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岗位那么简单。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应该是持之以恒的。至今当年公考时的两个习惯我还保留着,一个是练字,一个是读书,每天都要做,否则就会觉得少点什么。也希望各位立志上岸的同学能够有这份坚守和信心,将学习的理念贯彻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