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公教育旗下网站-【考考公务员网】(www.kkgwy.com)更简洁易记!

考考公务员网

首页 > 申论 > 申论技巧

申论技巧

你一定不知道,申论考试很简单的。

2015-05-26 09:56:49申论技巧1530 收藏
[!--smalltext--]

 先从大作文开始。并不是小题不重要,而是感觉我们在大作文方面的误区比较大。在此,我想说两个字:客观。
   申论的大作文是不可以天马行空的,而是有规矩有限制。大作文的阅卷规则应该是主客观结合的,而且客观化是主要的。客观分为内容上的客观和形式上的客观,形式上的客观一般是指题干后面的要求,比如立意明确、结构完整、联系实际、字数要求等等。而内容上的客观则是我们比较容易忽视的,其实每套申论试题的主题都是唯一性的,而且通常比较明显,然而立意往往有很多,但是呢,最佳立意可能只有一个!尽管题目要求我们自选角度。

    打个比方,假设今年国考地市级的最佳立意是“用幸福观(价值观)来解决社会心理问题”。如果咱们的谋篇布局的重点放在如何看待缺陷、拥有幸福,那么判卷的起点就是从二类文开始,如果通篇在讲如何解决心理问题,那么可能判卷的起点就是从三类文开始,也就是说,写得再好,也不过是二三类文章。至于写其他的,可能直接打到四类文,当然,在主题比较明确的情况下,完全跑偏的可能性也不大。
这就比较关键啦,申论是扣分制的,起点很重要,如果找对了最佳立意,那么即使后面的要求完成的不是很好,比如表达不太流畅,字迹不太好。但很有可能比那些文采飞扬、引经据典、字迹优美的卷子得分更高。
    最后,说一下什么是立意,通俗点讲就是总论点,就是切入主题的角度(观点),有的时候甚至包括分论点,都是带有客观化的评判标准。试想一下,短短几分钟(甚至不到一分钟)的阅卷时间,又要保证阅卷的科学性,那些判卷老师看什么?首先就看我们的论点和分论点,先定一个档。然后再看其他的标准,不断地扣分、降档。。。当然,字迹和文采这些主观性的东西也很重要,也对分数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发挥这种作用的区间仅仅在于定档之后!除非你的字太差,直接打为四类,理由是无法辨认。。。。
    既然论点都有一定的客观性,那么从哪里找呢?当然是材料和题目,那么我们就结合今年国考地市级的大作文来探讨一下。材料通篇都是在讲心理健康,就是最后一则材料提到了幸福观,所以我个人认为应该把二者结合起来搭上桥,即这两个主体都要出现在我的总论点中,就是通过树立包容残缺的幸福观来解决社会心理问题。我是有依据的,就是题目,我把副省级和地市级的题目贴上来,大家看有没有什么不同。
     副省级:给定资料结尾写道:我们或许应该如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言,要慢下来,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自己的感受和社会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地市级:加拿大女作家门罗曾经说过: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请结合你对给定资料的思考和对这句话的领悟,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看出不同了吗?如果没看出来,我再发一道离这个国考最近的下半年联考题,再做一次对比。
        14年国考地市级:加拿大女作家门罗曾经说过: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请结合你对给定资料的思考和对这句话的领悟,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13年下半年联考:“给定资料3中提到“什么时候,在土地上耕作,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营生?”请结合“给定资料”和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40)
    有木有看出来,地市级和下半年的联考都多了一个“和”字,这可要了亲命了,既要结合材料,又要思索那句话,要把二者结合起来。而副省级的只有结合那句话的思考,也就是说,文章的立意全部来源于那句话,即慢生活。而地级市和下半年联考则不行。这就可以解释一个问题,相信有许多人至今仍在疑惑,联考的立意是什么呢?我没有参加那次河南联考,但是和许多参加过那次考试的人交流过,那次考试的材料全篇大部分都在讲粮食增收问题,而那句话的落脚点又在农民职业的问题,然而写农业的40来分,写职业农民的也40来分,前几天终于遇到一个60多分的,他的立意是改革、创新、改变之类的,几个分论点大致是:明晰承包权是改革的前提,技术是改革的依靠,适度市场化经营是改革的方向,培育职业农民是改革的主体和关键。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两个疑问:问题一、我也写到了技术、经营等方面,为啥我没得高分。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是问题是出在了表达的方向性上,材料就好像一把枪,我拥有了这把枪,但是往哪打,这里面就有学问了,同样写到了技术等几个方面,但是围绕的总论点不一样,表述自然不同,这就是指向性。问题二、改变、改革什么的是怎么得出来的?其实这也是省考和国考的不同,从国考行测中的常识判断和选词填空就能看出来,国考并不侧重于知识储备的考察,而是侧重分析能力,所以即使有没见过的常识和不懂的成语,大多数都可以通过上下文关系推出来,这样的好处就是最大可能的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因为公务员考试考的是能力,并不是记忆。省考这方面就稍差一点。下半年的省考如果你对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有所耳闻的话,就会很快想到这篇大作文的立意。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前者是目的,也就是针对粮食安全、农业增收(保供增收)和农民增收(惠民生)的问题,后者是对策,即改革创新。
          回到国考地市级,我在考场是本来是这样组织的架构。论点是政府通过各种作为,让人们认识残缺、接受残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幸福观,从而远离心理病患。大致行文结构是先说幸福有缺陷,然后介绍当今社会心理疾病,引出政府的作为,主要是预防(教育)和诊治(立法和机制),重点说明教育、立法以及机制都属于方式,而有缺陷的幸福感是以上方式的内容,比如预防中教育什么内容,用什么内容去诊治(其实说白了,心理诊治多半是话疗,聊天的内容就是幸福观)。本来想的好好地,结果在考场上写着写着就跑偏了,为了保证原汁原味,我把考场作文尽最大努力还原。(开头、结尾、论点、行文结构百分百还原,词句等细节方面有所优化,肯定比在考场上要流畅清晰。)


 

   “残缺”的幸福观是治愈心理疾患的良药



    幸福,与其说是一种状态,不如说是一种感觉。客观现实决定了我们不能事事如意,然而这不并妨碍我们享有幸福。“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这句名言阐述了生活原本是美好与残缺的统一,对于尽力之后依旧存在的缺陷,要抱以平和的心态坦然接受,这其实是帮助我们树立一种正视和包容缺陷的幸福观。
    当前社会民众之所以“心病”频发,固然有外在因素,比如地震、火灾等灾难过后的心有余悸,但更多的是我们自设门槛,被“求全”的幸福观绑架束缚。一旦得不到,就会困惑、诅丧甚至抱怨、绝望,埋下心病的病根。而“残缺”的幸福观可以帮助人们找回对生活的理解和对幸福的体认,继而用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去迎接生活中的种种“残缺”,可以说,这是治愈心理疾病的良药。
     残缺可以理解为灾难(挫折)。在灾难面前,幸福观可以帮助灾民尽快走出心理阴影。前不久,青岛输油管线爆炸震惊全国,带来人身财产巨大损失的同时更是给人们心理上造成巨大创伤,悲痛、恐惧弥漫开来,此时如果没有展开有效的心理干预和心灵安抚,就会让灾民对于未来失去信心,甚至做出危害自身和社会的极端行为。正确的幸福观可以让灾民认识到幸福背后的缺陷,重树乐观坚强的信心,努力改变可以改变的状况,勇敢接受无法改变的现实,真正做到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残缺更多的是代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不及”。社会上许多人尤其是处在职场上的年轻人,多多少少都会遇到焦虑、困惑的心理状态,一方面感觉被社会主流节奏抛弃,努力却看不到回报,进取却看不到未来;另一方面被现实的需求压得喘不动气,明知购房购车的条件不成熟,却在相互攀比和依照“所谓标准”的过程中不断给自己加压。这其实就是处在一种心理亚健康的状态。倘若有了正确幸福观的引导,那么很多困惑可以解除,比如针对第一种状态,要继续努力,因为“幸福之前先要学会吃苦”,只不过努力要有技巧和韧劲。对于第二种困境,就要理性看待当前的“不及”,暂时得不到的东西就要释然,而不是被一些所谓的成功标准和幸福门槛所羁绊。
       由此看出,心病还须心药医,无论是常态还是非常态中产生的心理问题,都要幸福观这剂良药来根治,通过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来为国民心理健康保驾护航。要开辟多战场,既在教学中自觉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又要在全社会宣传正确的幸福观;要运用多载体,通过对格言的理解和对经典的品读,领悟到名言的内涵,学习到榜样的精神,帮助人们形成历史意识,以及进一步创新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教育。当然,在树立幸福观的过程中,有意外也有例外,此时政府要做好兜底的工作,建立心理疏导机制以及立法保护,把精神人格有缺陷的人群纳入到依法治疗的轨道上。
         用幸福观治愈心理疾患,往大了说关系到我国小康社会的建成和百姓幸福指数的提高,往小了说对笔者本人的性格养成也有宝贵教益。启示我在追逐幸福的道路上,既要有竭尽全力的追劲,更要有追到哪算哪的释然,因为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

    我参加了几次帮帮团,做了一些真题,把我个人认为是最佳立意的写在下面,仅供大家参考
  11年副省级:黄河精神=治黄精神,尤其是尊重规律
  11年地市级:繁荣乡村文化解决失根。(教育是其中的手段)
  12年副省级:榜样促进道德建设
  12年地市级:忧患意识保障城市安全
  13年副省级: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
  13年地市级:中华文化(社会主义文化)
  14年副省级:慢—心理健康——自在有为
  14年地市级:用幸福观来解决心理问题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