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公教育旗下网站-【考考公务员网】(www.kkgwy.com)更简洁易记!

考考公务员网

首页 > vip资料 > 教育基础知识

教育基础知识

教育基础知识真题演练第143期

2019-03-19 12:11:16教育基础知识158 收藏
[!--smalltext--]
21.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考虑,一般将知识分为三类。其中,(     )是关于方法和应用的知识,如语文中的句子规则,体育中的动作技能等。
A、策略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陈述性知识
D、实用性知识
【答案】B
【解析】A策略性知识,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情境中对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它是由学习方法、学习调控和元认知等要素构成的监控系统。 B程序性知识,是一套办事的操作步骤,是关于“怎么办”的知识。C陈述性知识,是指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而能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故选B。
22.教师在写板书时,尽量要用白色粉笔,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
A、强度律
B、活动律
C、差异律
D、组合律
【答案】C
【解析】差异律是针对感知对象与它背景的差异而言的,观察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就被感知得越清晰。教师在写板书时,尽量要用白色粉笔,与黑板形成鲜明差异,从而加强学生对所写内容的感知。所依据的感知规律就是差异律。故选C。
23.应答性经典条件反射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称为(     )。
A、行为治疗
B、行为矫正
C、学习疗法
D、面质技术
【答案】A
【解析】行为治疗是以减轻或改善患者的症状或不良行为为目标的一类心理治疗技术的总称。行为治疗的概念最早由斯金纳和利得斯莱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其理论渊源主要来自四个方面:1.Pavlov(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学说有关实验性神经症模型的理论,强调条件化刺激和反应的联系及其后继反应规律,解释行为的建立、改变和消退。2. Sknner(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阐明“奖励性”或“惩罚性”操作条件对行为的塑造。3.Bandura及Watson的学习理论,前者强调社会性学习对行为的影响,后者认为任何行为都是可以习得或弃掉的。4.Jacom的再教育论认为病态行为可通过教育改变和改造。所以选A。行为矫正与行为治疗的主要区别在于:行为治疗主要为巴甫洛夫等所采用,重视反应性行为,行为矫正主要由斯金纳派学者所使用,重视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学习疗法主要是根据某种理论基础,将学生注意力引入学习上来,如模仿学习疗法,利用人类通过模仿学习获得新的行为反应倾向,来帮助某些具有不良行为的人,以适当的反应取代其不适当的反应,或帮助某些缺乏某种行为的人学习哪种行为。面质技术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咨询者实施面质的目的并不在于向来访者说明他说错了什么话或做错了什么事。不是指出错误。而是反射矛盾。故选A。
24.幼儿在熟悉了“萝卜”“菠菜”等概念之后,逐渐理解了“蔬菜”的概念。这个过程属于(     )。
A、前括学习
B、后括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答案】B
【解析】幼儿先学习一些处于下位关系的概念(如“萝卜”“菠菜”等),当熟悉了这些下位概念之后,就容易形成对上位概念的理解(如“蔬菜”)。这种学习过程就是奥苏泊尔提出的“后括学习”。故选B。
25.“印度狼孩”的事实说明,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除了先天遗传素质外,还有(     )。
A、后天的饮食因素
B、居住条件因素
C、后天的环境因素
D、教育因素
【答案】C
【解析】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可分为两个大的方面:遗传和环境。故选C。
26.(     )内驱力是指一个人想获得自己所附属的长者的赞许和认可,取得应有的赏识的欲望。
A、认知
B、自我提高
C、审美
D、附属
【答案】D
【解析】附属内驱力:为了获得长者(家长、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属于外部动机。
认知内驱力:指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在有意义学习中,认知内驱力是最重要而稳定的动机;认知内驱力属于内部动机。自我提高内驱力:指个体因为自己的胜任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属于外部动机。审美,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第六个层次的内容。故选D。
27.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     )。
A、苛勒
B、托尔曼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答案】A
【解析】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并提出了“顿悟说”。故选A。
28.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观点,以言语陈述的形式存储知识的是(     )。
A、智力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动作技能
【答案】C
【解析】加涅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把学习内容分为五类,即言语信息的学习、心智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态度的学习和运动技能的学习。其中,言语信息的学习指学生掌握的是以言语信息传递的内容或者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以言语信息表达出来的。故选C。
29.一个孩子出现打人行为,因此父母规定他一个星期不准玩电脑,这种做法属于(     )。
A、消退
B、惩罚
C、负强化
D、逃避
【答案】B
【解析】不准玩电脑对孩子来说是一个不愉快的刺激,目的是减少一个不良行为,因此属于惩罚。惩罚是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发生的过程。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销惩罚)之分,又称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正强化通过呈现某种刺激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负强化通过中止某种(讨厌的)刺激来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有机体在做出某一行为反应后,不再有强化物伴随,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概率会降低,称之为消退。故选B。
30.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期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
A、远景的直接的
B、近景的直接的
C、远景的间接的
D、近景的间接的
【答案】C
【解析】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连的,来源于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例如,学生的求知欲、成功的愿望、对某门学科的浓厚兴趣。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连的。例如,大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为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为争取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地位和荣誉等都属于间接性的动机。故选C。